1943年,甘地在监狱闹绝食,他只喝盐水和橘子水,丘吉尔说:“那就让他饿死吧。”[凝视] 1943年当世界忙着打仗的时候,印度孟加拉地区发生了一场人为的灾难,300万人活活饿死,而粮仓里的大米却堆得满满当当。这不是天灾,而是殖民者精心设计的掠夺游戏。 那年秋天,孟加拉的稻田一片金黄,收成其实不错,但奇怪的是,大街上到处都是饿得皮包骨头的人。加尔各答的米价从平时的6卢比一下子涨到了31卢比,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 能买得起粮食的,只有那些穿着英式军装的官员们,他们端着酒杯在俱乐部里谈笑风生,菜单上还写着“孟加拉风味咖喱”,讽刺得让人心寒。 为什么会这样?要从200年前说起。 英国人刚到印度的时候,就盯上了孟加拉这块肥肉,他们搞了个《永久定居法》,听起来像是为了农民好,其实是个大坑。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八成都要交给地主和殖民政府。 一位90岁的老人说:“我家种了5亩地,交完租子只剩半袋糙米。可地主家的粮食堆到屋顶,那年还娶了第三个老婆。”这就是当时的现实,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1942年,日本人打到了缅甸,原本从那里运来的大米断了供应,50万难民涌进孟加拉要饭吃,情况更加糟糕。按理说,这时候政府应该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才对。 可英国人不这么想,他们不但不救灾,还干了件更绝的事情:“焦土政策”。英军炸掉了沿海6000多艘渔船,把好好的粮仓用汽油点着烧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说是怕日本人打过来抢粮食,可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要把这些粮食运到中东去支援战争,印度人的死活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非常冷血,当有人请示是否要救灾时,他直接回复:“印度人像兔子一样能生,饿几顿死不了。” 甘地在监狱里绝食抗议,丘吉尔听说后冷笑着说:“让他饿死吧。”这话让人听了都觉得后背发凉。 美国和加拿大主动提出要援助粮食,可丘吉尔以“船只紧张”为借口直接拒绝了,实际上,当时运送军火的船只照样在海上跑,只是不愿意分一点运力来救命。 饥荒最严重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是饿得走不动路的人,有些人为了活命,只能吃观音土,就是一种白色的黏土。吃下去能暂时有饱腹感,但会堵塞肠道,最后还是会死。 更让人气愤的是,1943年孟加拉的大米产量其实比1941年还高11%,也就是说,粮食是够的,但被人为地制造了短缺。 那些大地主和投机商人趁机囤积粮食,等着价格涨到天价再卖出去,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一个个饿死。 整个1943年,孟加拉就像人间地狱,路边到处是饿死的尸体,野狗在街上游荡,秃鹫在天空盘旋。那些还活着的人瘦得像骷髅,眼神空洞,已经没有了求生的希望。 直到1944年,伦敦政府才象征性地进口了100万吨粮食来平抑物价,但这时候已经太晚了,300万人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专门研究了这场饥荒,他发现,这完全是人为的灾难。如果当时的政府真心想救灾,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森教授还总结了一个规律:民主国家从来不会发生大规模饥荒,因为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不能像殖民者那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1947年印度独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大饥荒,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政府真心为人民着想,这种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那么简单,它撕开了殖民主义虚伪面具,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自诩文明的殖民者是如何践踏人的生命的。 300万条生命,换来的是殖民者军火库里多出来的几船大米,这笔账,永远算不清。 时间过去了80年,这场饥荒的伤痕至今还在,孟加拉人记得,1943年的秋天,秃鹫比人吃得更饱。 你觉得历史上还有哪些被刻意遗忘的人道主义灾难,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 信源: 国际新闻——丘吉尔秘事曝光:主张处死希特勒 赞成饿死甘地 中华读书报——甘地与丘吉尔:命运的双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