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明面上,美军说是“加强联合防御”,把升级版F-16从日本三泽基地调到了韩国乌山基

明面上,美军说是“加强联合防御”,把升级版F-16从日本三泽基地调到了韩国乌山基地,听起来很正式、很紧张,但真要说实话,这种操作就像是换桌子换个角度吃同样的饭,根本不新鲜,背后的意味却挺足。 首先说这架飞机,F-16,这名字都快成为老古董了,从70年代蹦出来的产品,几十年打了无数仗,能飞、能打、能改,确实是个好东西。但问题是,再好的车你让它跑40年高速也早该退休了。这次调到韩国的所谓“升级版”,其实就是Block 50或者Block 70那种延寿加装版本,换了点航电系统,装了块新雷达,稍微补补短板。可不管怎么升,骨架还是那个骨架。你让它对上歼-20、苏-57这些五代机,它就是个陪练。甚至现在一些四代半的战机,比如咱们的歼-16,光靠电战系统就能压着它打。 那美军为啥还搞这一出?说白了,就是节约开支。把三泽那边的F-16转移到韩国,说是“加强防御”,其实是给日本那边减负,美军早就不想在那儿再往里砸钱了。第35联队都自己说了,这批飞机调走后不补充,也就是说,不再拿新飞机补窟窿。换句话说,美国把老飞机送到韩国,让它们多飞几年,能顶一天是一天。这不是增强战力,这是把资源“压榨到骨头渣”的节奏。你别觉得夸张,美军现在连炮弹都在全球找人凑,F-16能飞,当然不舍得扔。 而韩国这边,接这批飞机,表面风光,其实挺尴尬。表态要欢迎,要配合,要保障,还得承担后勤维护。可真要打仗,靠F-16挡得住谁?北边那位也不是没长眼,知道这玩意不是真打用的,是个信号,是美军刷存在感的工具。韩国就是被拽着表演,还是个副角。 有意思的是,美媒报道还遮遮掩掩地说“考虑到安全因素,不透露调动数量”。其实这句藏着一句话:数量不多,说出来怕尴尬。真要部署上规模、搞硬碰硬,美军早就上F-35了,现在拿F-16当招牌,其实挺虚的。 更讽刺的是,这种“旧飞机转场”的操作,背后就是美军对自身战略力分布的焦虑——五代机不够用,六代机没出来,老型号要再飞十年,美军现在拼的是极限续命。别看嘴上说得好听,什么“联合防御态势”,实际上是一边维持面子,一边清库存。 对中国来说,这种事我们早就看透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的演训密度远超美韩军演的规格,歼-20、歼-16、运油-20三机协同早就是常态化项目。美国这些部署,既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也不具备战略上的压制能力,就是给舆论上添点热度。 说到底,美军在亚太的这一套老路子越走越吃力,想靠F-16这种“快退休”的战机稳住所谓的联盟架构,不仅力不从心,还会让盟友越来越心虚。美国自己都知道,这玩意能飞但不能赢,现在不过是拿它打打牌、亮亮相,真到关键时刻,靠的不是飞机,是谁扛得起战略责任——而这一点,已经越来越看不清谁是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