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美国和印度都急需中国稀土,但态度和方式不一样,欧盟用命令的口气要求中国必须给,一副老爷的口气,不愿屈服和退让;美国以胁迫+协商的方式,知进退与轻重,愿意舔着脸与中国协商;印度完全一副地痞无赖的口气,不给也得给,好像中国欠他的,所以,印度只能做三流底层的阿三,欧盟老了,快进棺材了。 稀土这张牌,把欧美印三家的家底都掀开了。欧盟还活在 19 世纪的殖民梦里,美国在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间反复横跳,印度则把 “又当又立” 四个字刻进了 DNA。这三个角色在稀土棋盘上的表现,简直就是一部当代国际政治的荒诞剧。 先说欧盟,明明 98% 的稀土磁铁依赖中国供应,却摆出一副 “老爷” 派头。今年 6 月 25 日,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甩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 30 天内取消稀土管制,否则冯德莱恩访华行程作废。 更绝的是,冯德莱恩在 G7 峰会举着稀土磁铁大谈 “中国威胁”,转头又暗示愿意 “单独谈谈”,这种精分操作连欧洲媒体都看不下去。 中方可不是吓大的,直接启用稀土全流程追溯系统,每克出口稀土都要标注最终用户和用途,德国巴斯夫集团申请钆金属时,还得每月提交使用报告。这波反制让欧盟车企集体慌了神,毕竟没了中国稀土,他们连电动车电机都造不出来。 再看美国,玩的是 “大棒 + 胡萝卜” 的经典套路。一方面联合日本、荷兰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另一方面又乖乖坐回谈判桌。 今年 6 月,中美在伦敦谈了 25 天,美方同意撤销 91% 关税,中方则恢复部分稀土出口许可。这种博弈在特斯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马斯克一边抱怨稀土管制影响 “擎天柱” 量产,一边乖乖提交最终用户证明,保证稀土只用于民用机器人。 更讽刺的是,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F-35 战斗机 87% 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单架战机消耗的 900 磅稀土材料,至今还得从中国进口。这种 “又想制裁又要吃饭” 的矛盾,把美国的现实主义底色暴露无遗。 最搞笑的当属印度,完美诠释了什么叫 “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今年 6 月,印度企业 Sona Comstar 伪造 30 份承诺书,把 120 吨中国稀土转卖给美国雷神公司生产导弹制导系统,结果被中方用稀土元素指纹追踪技术抓了现行。 离谱的是,这批稀土在转卖时还溢价 30%,印企高管甚至在财报会上炫耀 “开拓了北美军工市场”。中方直接祭出大招:将涉事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永久取消稀土贸易资格,后续 200 吨订单全部作废。 这三家的表现,折射出全球产业链的残酷现实。欧盟的傲慢源自对殖民时代的路径依赖,却忘了稀土精炼 92% 的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 美国的务实源于军工复合体的现实需求,却摆脱不了 “稀土换解禁” 的被动局面;印度的无赖则暴露了其工业基础的薄弱,连最基本的诚信都成了交易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