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被胡塞搞自闭了,以色列战机前脚刚走,胡塞后脚就向以色列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结果战机还没到家,胡塞导弹先抵达了。 胡塞武装虽然穷,但特别会"过日子",他们被封锁这么多年,导弹却越打越多,让人不禁想问:他们的导弹难道是沙漠里捡的?这次他们朝以色列发射的"火山-3"导弹,虽然准头不咋地,但吓唬人绝对够用,逼得以色列全国拉警报,老百姓集体躲防空洞。 要说胡塞的导弹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被封锁这么多年,导弹却源源不断,这背后大概率有外部支持。 据一些消息称伊朗可能给胡塞提供了技术和物资援助,伊朗的“曼达德”-2导弹和“赛义德”导弹,射程都比较远,胡塞武装可能就借鉴了这些技术。还有那“火山-3”导弹,说不定就是在苏联时期的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胡塞武装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得淋漓尽致,通过逆向工程和仿制,愣是搞出了自己的导弹生产线。 再说说这“火山-3”导弹,它的射程确实不短,但精度就不敢恭维了。不过胡塞武装也不在乎能不能精准命中目标,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威慑效果。 只要导弹一发射,以色列就得拉警报,老百姓就得往防空洞里钻,这对以色列的社会秩序和民众心理都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而且胡塞武装还会配合无人机一起使用,让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顾此失彼。 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虽说名气不小,像“铁穹”系统,但面对胡塞的导弹也有点力不从心。“铁穹”主要是拦截短程火箭弹和炮弹,对于这种射程较远的弹道导弹,拦截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铁穹”系统的拦截弹成本很高,一次拦截就得花费不少钱,时间一长,以色列的财政也扛不住。再加上胡塞武装采用了饱和攻击的战术,一次发射多枚导弹,“铁穹”系统就算再厉害,也很难全部拦截下来。 不过胡塞武装的这种打法,可不仅仅是针对以色列,还对整个地区的局势产生了影响。红海是全球重要的航运通道,胡塞武装时不时地袭击商船,导致很多航运公司都不敢再走红海航线,只能绕道非洲好望角。 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美国虽说组建了“繁荣卫士”护航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胡塞武装该袭击还是袭击,一点都没怕的意思。 其实以色列这次被胡塞搞自闭了,也算是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现代战争中,技术优势并不是万能的,像胡塞武装这种低成本、高灵活性的战术,有时候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胡塞武装背后还有伊朗这样的支持者,他们的行动也反映了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以色列要是想彻底解决胡塞的威胁,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说白了胡塞武装用“火山-3”导弹给以色列好好地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就算你有先进的防空系统,也架不住别人用“土办法”折腾你。 这也再次证明,在复杂的地区冲突中,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很难取得彻底的胜利,还得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