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2年3月,成都军区司令张太恒到北京开会,这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告诉张太恒

1992年3月,成都军区司令张太恒到北京开会,这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告诉张太恒:“中央军委决定免去你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任命你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你有没有意见?” 张太恒,1931年出生在山东广饶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那时候,日本鬼子横行,全国上下都乱成一团,他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颠沛流离,日子过得苦不堪言。1944年,13岁的他下了决心,加入八路军,从送信跑腿的小交通员干起,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别看他年纪小,战场上那股子机灵劲儿一点不输大人,传递情报、跑前跑后,硬是在枪林弹雨里闯出了一条路。 解放战争打响后,张太恒彻底投身战斗。1948年的淮海战役,他带着连队夜袭敌军阵地,干得漂亮,可惜一颗流弹打中了他的右髋部,疼得钻心。因为子弹离神经太近,医生不敢轻易开刀,就这么留在了他身体里,成了伴他一生的“纪念品”。1949年上海解放战,他差点被敌军火力撂倒,靠着敏捷的身手才捡回一条命。平潭岛战斗中,他指挥部队死守阵地,硬是把敌军打退了。这些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在部队里崭露头角。 新中国成立后,张太恒的军旅路越走越宽。1955年,他被授予上尉军衔,开始在南京军区、福州军区辗转任职,干过参谋长、营长,带兵打过剿匪战,守过东山岛,还参与了炮击金门。1960年代,他在福建山沟里带队剿匪,靠着对地形的熟悉和果断的指挥,把任务完成得滴水不漏。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个能打能拼的硬汉,部队里谁提起他都得竖大拇指。 1988年,张太恒晋升中将,算是正式迈进了高级将领的行列。1990年,他被调到成都军区当司令员,负责西南这一大片区域的军事事务。成都军区管着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地形复杂,任务不轻。张太恒上任后,抓训练、强纪律,忙得不亦乐乎。可谁也没想到,他在这位置上还没坐稳,一场意外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1991年9月,成都军区出了一件大事。副司令员张德福带队视察部队,坐的军用飞机在飞过雪山时撞上了恶劣天气,飞机失控,直接摔进了山谷,机上十多个人全都没能回来。这事儿在军界炸开了锅,大家都觉得痛心又惋惜。张太恒作为司令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可事故原因查下来主要是天气问题,跟指挥失误没直接关系。但他是头儿,管理责任跑不掉。没多久,上头就下了决定,免去他成都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这免职来得突然,张太恒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他在成都干了不到两年,正想着大干一场,结果就因为一场天灾背了锅。不过军人就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他没多说什么,默默接受了安排。 1992年3月,张太恒被叫到北京开会。会上,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找他谈话,告诉他中央军委决定把他调到南京军区当副司令员。这消息不算意外,毕竟他被免职后,组织总得给他个新岗位。南京军区管着江苏、浙江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跟成都军区比,任务性质不太一样。张太恒没啥意见,收拾东西就准备去上任。 不过,这还没完。同年10月,他又被调到济南军区当司令员。这回可是个正职,负责山东和部分河南、安徽的军事事务。济南军区地位重要,张太恒到任后也没闲着,跑训练场、查部队情况,忙着把战斗力抓上去。看得出来,他是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绝不是那种被挫折打倒的人。 1996年11月,张太恒从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结束了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退休后,他回了北京,住在一套普通的公寓里,生活低调得很。偶尔跟老战友聚聚,聊聊过去的打仗日子,日子过得平淡又充实。2003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算是对他一辈子贡献的肯定。2005年1月,他因病去世,享年74岁,走得安静又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