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5年,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在一次玩牌时,忽然觉得浑身发热,坐卧不宁,心里总

1965年,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在一次玩牌时,忽然觉得浑身发热,坐卧不宁,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她就急匆匆地回到了家。谁知,刚一进门便听到房间里有动静,跑到屋中一看后,姚玉兰瞬间哭成了泪人。 杜月笙,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初的上海滩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从一个小混混起步,靠着聪明和狠劲,一步步爬上了上海黑帮老大的位置。巅峰时期,他不仅掌控着青帮,还涉足商界,甚至跟政界人物关系密切,手握大把资源。那时候的杜家,风光无限,家里妻妾成群,儿女众多,日子过得像土皇帝一样。可好景不长,到了1949年大陆局势变了,杜月笙带着家人去了香港,试图重新开始。可惜,离开了上海那个熟悉的地盘,他的势力大不如前,生意也越来越难做。1951年,他病死在香港,留下了一堆家产和复杂的家族关系。 杜月笙死后,家族的管理就乱了套。他的几个太太和儿女们,各有各的心思,谁都想多分点好处。家产慢慢被瓜分,生意也逐渐败落。到了1965年,杜氏家族已经完全没了当年的气势,日子过得紧巴巴,连维持体面都难。姚玉兰作为四姨太,虽然不算最得宠,但也跟着杜月笙享过福。可这时候,她的生活早就不是锦衣玉食了,更多是靠着过去攒下的那点家底过活。 再说说杜维嵩,他是杜月笙的儿子之一,具体是哪个太太生的,史料上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从小没少被家里人宠着。杜月笙活着的时候,对这个儿子特别溺爱,啥都给最好的,想让他以后接班。可惜,杜维嵩没遗传到他爹的精明和魄力,反而养出了一身毛病。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厉害,读书不行,做事也没长性,长大后就知道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杜月笙死后,家里没了他爹撑腰,杜维嵩的生活一下子就垮了。他没啥正经工作,靠着家里的那点钱过日子,可这钱总有花完的时候。 到了1965年,杜维嵩已经三十多岁了,可日子过得比谁都惨。家族生意早就垮了,他自己又没本事翻身,整天混日子,心态也越来越差。有人说他那时候已经有点精神问题了,可能是压力太大,也可能是觉得自己没出路。毕竟,从小被捧得高高的,突然摔下来,谁受得了啊?更别提那时候香港的经济也不好,他这种没啥技能的人,找个活干都难。 1965年的那天晚上,姚玉兰正在跟几个朋友打牌。这对她来说,是少有的放松时候,毕竟日子过得紧,能有个娱乐就不错了。可玩着玩着,她突然觉得不对劲,浑身发热,心里慌得不行。她不是迷信的人,但那感觉太强烈了,像是有啥大事要发生。她赶紧跟朋友们说了一声,就往家跑。到了家门口,她就听见房间里有动静,推门一看,杜维嵩已经没气了,具体怎么死的,史料上没细说,但大概率是他自己想不开,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姚玉兰当场就崩溃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跟杜维嵩关系不算特别近,但毕竟是一个大家族的,杜月笙的儿子死了,对她来说不仅是亲人的损失,更是家族彻底垮了的信号。她可能早就知道杜维嵩过得不好,但没想到会到这一步。那一刻,她哭的不仅是杜维嵩的死,还有这些年杜氏家族的落魄。 杜维嵩的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很多原因攒出来的。首先得说杜月笙的责任。他活着的时候,太宠这个儿子了,啥都给安排好,没让他吃过苦。结果呢,杜维嵩根本没学会怎么面对现实,等家里不行了,他自己也站不起来。再加上家族没落,钱没了,地位也没了,他那种从小养尊处优的人,心态能不崩吗? 还有时代的问题。1949年后,杜月笙带着家人去香港,本来是想东山再起,可香港那地方跟上海完全不一样,他那些老路子行不通了。杜氏家族没了根基,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不了多久。到了1965年,香港的经济也在转型,像杜维嵩这样没啥本事的人,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杜维嵩自己的性格也脱不了干系。他要是能有点韧性,哪怕去干点苦力活,也不至于走绝路。可惜,他从小被惯坏了,啥都不会,也不想学,日子越过越绝望,最后把自己逼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