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行走的何以中国# 7月12日,我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参加了《何以东方万里行》文博对

#行走的何以中国# 7月12日,我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参加了《何以东方万里行》文博对话会。在对话环节,我和

上海东方文博国际传播中心主任 马波、

河南汤阴的羑里周易博物馆馆长 迟松、

上海博物馆 龙腾中国展览策展人 冯雨程,

交流了关于为何、如何逛博物馆等话题。

我的工作平时就是关注科技、智能汽车等领域,几乎都是都讲快。

比如咱们国家过去5年,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发展速度堪称飞速,特别是芯片算力的提升速度,比如2、3年,一款车能有200—300tops的算力,就很不错了,但是如今已经达到2200tops算力。

还有日常生活工作中,到处都要快,开车要快点,大街上到处是跑着赶路的人,领导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也总是在催能不能快点再快点。

但是每次只要到了博物馆,看这这些沉睡几百年、几千年的文物,他们一路走来,无一例外都是慢,有些文物会刻意压缩对外的展示时长、人次,因为我们的呼吸、温度可能都会影响保存。

我们多数人,都要快慢结合,我们人类进化了数百万年,如今这么强大了,但每天也必须的安静的睡8小时,这也是文博给我们的智慧。

另外,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放松,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放轻松的地方。我相信博物馆没有营收利润的KPI,甚至连参观客流量KPI都没有的单位。你来,或者不来,这些文物都静静地躺在那儿,和文博工作者一道,传承着这份文明。

最后,我还想呼吁,我们更多文物要尽量以高清图片、视频、虚拟现实VR、MR、三维建模等形式进行保存,毕竟看到很多纸质、布质、木质的文物终究是无法永远保存的,用更新的科技保存,是让后世欣赏他们必选项。

所以说,文物博物馆领域和科技创新也是紧密合作双方。#焕新非遗计划##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