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变加害,令人痛心!宁夏,女子遭丈夫数次家暴后决意报复,给丈夫下了老鼠药后,丈夫并没有立即死亡反而到医院救治。经过诊疗,丈夫被告知其疑似中毒。报案后,女子被侦查。对于本案,法院这样判! 冷某某和屈某是夫妻,可这婚姻对冷某某来说更像个牢笼,因为她长期被屈某家暴,一次又一次的打骂让她心里积满了怨恨。 2024年11月16日那天,冷某某给丈夫冲补药时,把小半瓶老鼠药掺了进去,看着丈夫喝下大半杯才放下心来。 可她没想到,这药没夺走丈夫的命。 四天后,屈某发现身体异常,前往医院诊治经检测,发现了体内含有老鼠药成分,吓得他立马报警! 不久,冷某某遭警方逮捕,后被移交检察院,检察院又提起了公诉。 最终法院认定冷某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是犯罪未遂,加上考虑到家暴的起因,判了她三年六个月。 再看另一起更让人揪心的案子。 赵某梅和刘某某结婚十多年,育有两子,可这十年对赵某梅来说是地狱般的煎熬。 原来,刘某某一喝酒就对她又打又骂,打得她常年带伤,好几次都卧床不起。 更过分的是,刘某某还威胁说要是敢离婚就对她家人下手,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打骂。 2023年3月20日晚上,刘某某酒后回家看赵某梅不顺眼,对其进行了残忍殴打。 等刘某某睡熟后,被打怕了也气疯了的赵某梅拿起家里的尖刀,朝着丈夫的胸部捅了过去。 第二天发现丈夫死了,她主动打了110报警自首。 法院审理时,念在赵某梅有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最后以故意杀人罪判了五年。 两起案件相继报道后,很多人一对比,感到十分疑惑。 同样是故意杀人,怎么杀人成功比起杀人未遂,才多了1年刑期。 可要知道,两起案例都是妻子长期被丈夫家暴,最后用极端方式反抗,结果自己也成了罪犯。 从法律上来说,这两起案子的判决逻辑是很清楚的。 不管是投毒还是捅刀,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这一点没什么可争议的。 但法院在量刑时,都把“长期家暴”这个起因当成了重要参考。 冷某某案因为没造成严重后果,加上是未遂,判了三年多,赵某梅案虽然造成了死亡,但考虑到她长期受虐、案发前被打近两小时,还有自首和谅解情节,认定为“情节较轻”,判了五年。 这其实体现了法律的温度,知道这些妻子是被逼到了绝境,但法律也明确说了,这绝不等于鼓励大家“以暴制暴”。 说真的,看到这些案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那些施暴的丈夫,把家里当成发泄暴力的场所,把妻子当成出气筒,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的拳头和辱骂会把人逼到什么地步。 可话又说回来,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投毒、杀人这样的极端方式真的不能选。 冷某某和赵某梅虽然暂时摆脱了家暴,可自己却要在监狱里度过好几年,家里的孩子、老人没人照顾,原本就破碎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赵某梅家里,她被抓后就剩年迈多病的公婆和两个未成年孩子,靠着低保和微薄的租金过日子,妇联虽然帮忙申请了救助款,可这种困境哪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其实,咱们国家有很多保护家暴受害者的途径。 受了委屈可以第一时间打110报警,警察会记录在案,这都是证据,也可以找居委会、村委会或者妇联投诉,这些部门有责任帮忙调解和保护。 实在过不下去了,还能去法院起诉离婚,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让施暴者不能再靠近。 这些方法虽然可能需要时间和耐心,但能让受害者在法律的保护下堂堂正正地摆脱暴力,而不是用犯罪的方式把自己也搭进去。 家暴从来都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行为。 施暴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可受害者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绝望就走上极端。 希望这些案例能让更多人看到家暴的危害,也让那些正在遭受暴力的人知道,你不是孤立无援的,法律和社会都会帮你,千万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别让悲剧越演越烈。 愿每个家庭都能远离暴力,愿再也没有这样的极端案件发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