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秋,叶利钦正在郊外野餐,一头棕熊突然发疯似地冲向他!叶利钦7个助手竟吓得钻进桌底,只有旁边的副市长普京镇定地拿起枪! 1994年10月,叶利钦带领官员们前往郊外野餐,为了缓解紧张政局,更是为了在轻松氛围中讨论国家大事。 彼时的俄罗斯,正处于从苏联解体后的剧烈转型期,叶利钦推行的"休克疗法"使国家经济陷入混乱,通货膨胀率飙升至三位数,普通民众的卢布如废纸般贬值。 此次郊外聚会是由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精心安排的,作为改革派代表人物,索布恰克与叶利钦私交甚笃,他特意安排这场活动,不仅为叶利钦提供喘息空间,更重要的是向总统引荐自己得力的副手弗拉基米尔·普京。 当时的普京尚未在全国政坛崭露头角,他的背景与众不同,曾在克格勃服役16年,达到中校军衔,1991年辞职后才开始了政治生涯。 普京驾驶的旧款伏尔加吉普在途中抛锚,抵达时已迟到一小时多,叶利钦对迟到者印象不佳,认为一个连时间都无法掌控的官员难堪重用。 更让叶利钦失望的是,普京到场后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沉默寡言地用餐,显得缺乏与高层交往的圆融。 就在宴席进行时,一头体型庞大的棕熊突然从林木深处窜出,朝人群奔来,叶利钦身边的七位随从瞬间陷入惊慌,纷纷钻入桌下躲避。 叶利钦本人也因惊慌失措,眼镜滑落,就在这危急时刻,普京表现出了非凡的冷静与决断力。 与其他人的惊慌相比,普京迅速起身,几步跨向墙边的枪架,取下一支猎枪,在众人尚未回神之际,他已完成装填,举枪瞄准飞扑而来的棕熊。 第一发子弹命中目标但未能制止,他毫不迟疑地发射第二发子弹,精准命中头部,成功击倒了棕熊,整个过程不过十余秒,但足以展现普京的非凡素质。 这一刻,叶利钦对普京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那种临危不乱的冷静、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对危机的快速掌控,远非一份履历所能展示。 普京的镇定源自他多年的军事训练,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显得尤为宝贵,叶利钦在事后深思熟虑,对在场的人郑重宣布:"这个人必须到莫斯科去。" 这句话成为普京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圣彼得堡调入莫斯科后,普京先后担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联邦安全局局长,随后晋升为总理。 在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并指定普京为代理总统,此后普京正式成为了俄罗斯的总统。 俄罗斯熊作为国家象征在政治修辞中具有重要地位,普京后来也被刻意与这一象征联系起来,实际上在俄罗斯,野棕熊袭击事件并不罕见。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棕熊事件,不仅改变了普京的命运,也重塑了整个俄罗斯的政治格局,当年那片林地的偶然事件,最终引领普京走向了克里姆林宫的权力中心,开启了新世纪俄罗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