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7 年,倪匡伪造多枚公章、证件及介绍信,从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偷渡

1957 年,倪匡伪造多枚公章、证件及介绍信,从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偷渡至澳门,最终逃至香港。 倪匡,原名倪聪,1935年5月30日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家里父母是保险公司职员,书架上全是书,从小就让他爱上了阅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父母带着弟弟妹妹去了香港,他和哥哥姐姐留在了内地。1951年,16岁的他进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接受干部培训,后来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在江苏当过治安干部。1955年,他被调到内蒙古垦荒,负责运物资、管后勤,日子过得挺苦,但也算稳定。 可这稳定的日子没多久就翻车了。1956年底,他在运煤路上拆了一座木桥取暖,结果害得一辆拖拉机掉河里,司机死了。他被控“破坏交通”,关起来审查。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狼狗还咬了部队大队长,罪名更重了。眼看处罚逃不掉,他决定铤而走险,跑路。 1957年初,倪匡抓住了机会。他利用之前在治安工作里学到的本事,伪造了公章、证件和介绍信。这些东西虽然粗糙,但够唬人。他先骑马跑出营地,本想装成牧民逃到外蒙古,但风雪太大,方向乱了,最后跑到个火车站。他瞅准一列南下的火车,跳进货厢,躲在里面一路到了大连。这一步真是胆大包天,要是被发现,估计就没下文了。 到了大连,倪匡没停下。他找了艘货船,混在乘客里去了上海。上海是他老家,地形熟,拿伪造的证件买了点吃的和衣服,又跳上火车往广州跑。一路上检查不少,他靠着那几张假介绍信蒙混过关。到了广州,已经是1957年夏天,天气热得要命。他找到当地的偷渡团伙,掏出身上仅剩的钱,准备拼一把。 七月,倪匡藏在一艘小渔船的底舱,跟着偷渡团伙出了海。船晃得厉害,他只能死死抓住东西,祈祷别被巡逻船抓住。到了澳门,他没敢多待,又换船到了香港。终于踏上香港的土地,他算是松了口气,但心里肯定也明白,这只是个开始。 刚到香港,倪匡没啥资源,先在染厂干苦力,每天推着重得要死的染料桶,累得够呛。后来他转行去报社做校对员,盯着稿子找错别字,熬夜是常态。1958年,他开始写小说,第一篇《活埋》登在《香港工商日报》上,算是迈出了第一步。1962年,他在金庸的鼓励下,用“卫斯理”这笔名写了科幻小说《钻石花》,在《明报》连载,一下子火了。 从那以后,他写稿子跟开了挂似的,科幻、武侠、电影剧本啥都写,被人叫“人形打印机”。像《六指琴魔》、《精武门》这样的作品,都有他的影子。1992年,他去了美国旧金山,2007年又回香港。2022年7月3日,他因为皮肤癌在香港去世,87岁。他这一生,从逃亡者到文坛大佬,真的挺传奇。 倪匡跑这一趟,不是啥光彩的事儿。他毕竟是因为犯了错才逃的,不能把他捧得太高。但你得承认,他在绝境里靠智慧和胆量闯出一条路,确实不简单。从内蒙古到香港,中间隔着几千公里,他愣是凭着几张假证件和一腔孤勇跑完了。这说明啥?人被逼到墙角,真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再说他后来的成就,写的东西影响了好几代人。他的科幻小说脑洞大开,武侠剧本也够味儿,香港的文化圈因为他多了不少色彩。但根子上,他逃亡那会儿肯定没想这么多,就是想活命而已。这么一看,他的人生转折还挺有意思的。

评论列表

老鹰
老鹰 1
2025-07-13 21:40
山中无鸟麻雀称王,不是他文采有多好,只是香港是个文化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