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健走团拦路后续!嚣张不听劝,车主被迫龟速前进,网友支招亮了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一场看似平常却引人深思的冲突正不断上演。

瞧,一群身着统一服装、步伐整齐的健走团成员,正大摇大摆地走在机动车道上,后方车辆只能无奈减速,车主们又气又急却又毫无办法。

这可不是虚构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安徽六安街头的一幕。网友们看了纷纷炸锅,开启支招模式。

7月10日,安徽六安一位车主驾车出行时,遭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健走团。从他拍摄的视频中能清楚看到,在双向四车道的道路上,健走团成员分成三批。

他们统一着装,在领队带领下,迈着整齐步伐,手中旗帜随风飘动,口号声此起彼伏。这本该充满活力的健身场景,却给交通带来了极大麻烦。

健走团排成两列队伍,直接占据了一整个车道。更夸张的是,左边一列成员踩着车道分隔线行走,还大幅度摆动手臂,实际占用路面达一个半车道。

车主想超车,可面对健走团的“庞大阵营”,出于安全考虑不敢贸然行动。按响喇叭,健走团却毫无反应,依旧旁若无人地前行。

无奈之下,车主只能龟速跟在后面,原本几分钟就能通过的路段,这次却花了整整半个小时。

这并非个例,今年年初,安徽宿州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一支健走团过桥时走上机动车道,成员们统一着装,大幅摆动手臂,导致行人和车辆通行受阻,安全隐患极大。

健走团为何非要占用机动车道呢?是真的没地方走,还是另有隐情?

健走团占用机动车道,不仅给交通带来不便,更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早在2017年,山东临沂就有一支“暴走团”占据主路内侧车道行走,一辆出租车从后方撞入人群,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的悲剧。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一片哗然,纷纷谴责“暴走团”的占道行为。

这起事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追求健康和健身,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河南商丘,健走团占用市区机动车道,导致交通拥堵,车辆与成员之间擦碰不断,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

这些事件表明,健走团占道行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面对健走团占道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并非无动于衷。六安事件发生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已多次出现,他们也多次与带队人员沟通劝导,但效果不佳。

由于健走团成员大多为中老年人,执法时需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而且,对于这种群体性行为,管理难度较大。若只处罚个别成员,难以起到震慑作用;若处罚整个健走团,又存在操作困难。

看到这样的情况,网友们纷纷支招。有人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只能在队伍后面干着急,还建议调查这些人是否有组织。

还有网友想出各种办法,有人说让这些人去义务劳动,比如种树;有人说全员停发他们的补助,带头的再处罚10万元;更有人提议,造成公共交通拥挤按影响时间累计罚款,直接从退休金账户月结扣除,关联子女银行卡账户,退休金余额不足部分由子女补足;还有人说先取消他们的退休金,再将行为给子女上征信。一时间,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走队伍。但许多地方人行道狭窄,无法满足健走团集体活动需求,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健身场地也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健走团为寻求更宽敞、舒适的锻炼空间,便将目光投向了机动车道。

部分健走团成员缺乏对交通规则的敬畏之心,认为自己只是在锻炼身体,占用机动车道无关紧要。他们觉得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一起行走,车辆自然会避让,不会发生危险。这种错误认知,让他们在健身过程中肆意妄为,不顾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权益。

此外,一些健走团的组织者也未尽到管理责任。为追求队伍整齐壮观,选择行走路线时只考虑自身方便,忽视对交通的影响。面对相关部门劝导,他们态度强硬,拒不改正,甚至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让问题更加复杂。

安徽健走团占道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发展中公共秩序与个人权益的碰撞,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社区应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健走团的引导和管理。健走团成员自身也应增强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间锻炼。

在享受健身快乐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权益,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参考信源:荔枝新闻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