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雍正的10个儿子结局一览!雍正一生共有10个儿子,其中6个早夭,没能活到成年。雍

雍正的10个儿子结局一览!雍正一生共有10个儿子,其中6个早夭,没能活到成年。雍正的其余四个儿子,虽然活到了成年,但命运也各有不同。 雍正(胤禛),1722年登基,到1735年驾崩,在位13年。他是个铁腕皇帝,搞改革、抓权力,把清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他的家庭生活却没那么风光。10个儿子,6个早夭,这在当时不算稀奇,毕竟那会儿医疗条件差,皇宫里也躲不过病魔。不过,这么高的夭折率,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心酸。剩下的4个儿子,成年后的命运更是五花八门,跟雍正的性格和朝廷斗争脱不了干系。 那时候,孩子夭折是常态,连皇帝家都逃不掉。雍正的6个早夭儿子,基本没留下啥大痕迹,但他们的故事也挺揪心。 老大,皇后孝敬宪生的,雍正最看重的儿子。听说这孩子挺聪明,可惜7岁就得病死了。雍正那会儿还没当皇帝,失去长子对他打击不小。 同年生的老二,齐妃的孩子。没活过两岁,史书里连他怎么死的都没写,就这么悄悄走了。老三,又是皇后生的,活到10岁才没了。估计也是病死的,雍正眼睁睁看着又一个儿子走,真是够惨。敦妃生的,雍正当了皇帝才有的孩子。可惜只活了一年,连名字都没混个响亮的。也是敦妃的,熬到7岁,1728年没了。雍正这时候已经是大权在握,却救不了自己的儿子。还是敦妃生的,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连着三个孩子都没保住,敦妃估计也崩溃了。 这6个儿子,死的死得早,留下的信息少得可怜。只能说,那时候生在皇家也不一定就享福,命薄得像纸一样,风一吹就没了。剩下4个儿子活到了成年,可他们的路一个比一个曲折。有人飞黄腾达,有人摔得稀巴烂。 弘时,1704年出生,齐妃的儿子,排行老三。按理说,他是候选接班人之一,可惜站错了队。康熙驾崩后,皇位争夺战打得火热,弘时跟雍正的兄弟允禩(胤禩)走得近,算是站了雍正的对立面。雍正上台后,哪能容得下这种“叛徒”?1725年,弘时被关起来,1727年直接被逼自杀,年仅23岁。 这事儿挺残酷的。弘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就是年轻不懂事,选错了靠山。雍正下手这么狠,估计也是想杀鸡儆猴,让其他人心服口服。可怜弘时,命没了,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弘历,1711年出生,孝圣宪皇后的儿子,排行老四。这家伙运气好得不得了,从小就聪明伶俐,康熙还亲自夸过他。雍正对他特别满意,早就偷偷定他做接班人。1735年雍正一死,弘历顺理成章登基,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乾隆在位60年,把清朝推到了巅峰。打仗、搞文化、修书,他样样行,活到87岁才去世,1799年才算完结。这哥们儿是雍正儿子里最出息的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不过,他晚年有点昏庸,腐败也多了起来,但这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弘昼,1712年出生,纯悫皇贵妃的儿子,排行老五。他不像弘时那么倒霉,也不像弘历那么耀眼,就是个老实本分的皇子。乾隆上台后,封他为和亲王,他也没啥野心,专心搞学问,还帮着编了《四库全书》。1770年去世,活了58岁。 弘昼这人挺会来事儿,不掺和政治斗争,安安稳稳过日子。在皇家里,这种低调反而是福气。 弘曕,1733年出生,谦妃的儿子,最小的老十。雍正死的时候他才2岁,长大后在乾隆手下混。弘曕挺能打仗的,封了果亲王,带兵打过仗,立过功。可惜后来贪了点东西,被人告了,乾隆一怒之下把他贬了。1765年去世,才32岁。 弘曕这结局挺唏嘘的。本来前途不错,偏偏管不住自己,栽了个大跟头。跟弘时比,他好歹多活了几年,可也算不上善终。 雍正这10个儿子,6个早夭,4个成年,命运差别大得像天上地下。早夭的那些,反映了那时候医疗的无奈,连皇帝都保不住孩子。活下来的4个,弘时被政治吞噬,弘历成了传奇,弘昼低调保命,弘曕自己作死。 这事儿跟雍正的性格也有关系。他是个控制欲强的人,对儿子要求高,容不得半点差错。弘时的事儿就说明,他宁可牺牲亲情也要稳住江山。弘历能成功,也多亏雍正早早铺路。至于早夭的那些,可能也让雍正更珍惜活着的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