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傅全有视察墨脱时,发现300名解放军无一人穿军装,为何? 要搞清楚这件事,得先聊聊墨脱在哪儿。墨脱是西藏林芝市的一个县,号称“雪域孤岛”。为啥这么叫?因为它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四周全是高山密林,地形险得要命。1986年那会儿,墨脱压根儿没公路,进出全靠翻山越岭的小路。雨季一来,山洪泥石流一闹腾,路就断了。物资运进去?基本靠人背马驮,偶尔空投一把,成本高得吓人,效率还低得可怜。 当时,解放军158团驻守在墨脱,任务是守边疆。这帮战士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天得巡逻、站岗,穿越丛林,爬陡坡,环境恶劣到不行。可问题来了,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差得没法说。尤其是军装,穿不了多久就磨破了,撕得一条一条的。墨脱那地方,补给线长得要命,新军装运不进来,战士们只能凑合着穿便衣。衣服破了就打补丁,补丁摞补丁,照样得上山下河干活儿。 这种现象在边防部队不算稀奇,但墨脱的情况格外严重。为啥?地形太变态,交通太烂,补给跟不上。300多个战士,就这么穿着五花八门的便衣,硬扛着任务。说实话,挺心酸的。 1986年,傅全有作为成都军区司令员,跑去墨脱视察。他是真想看看基层部队过得咋样,结果这一看,傻眼了。300多个解放军,一个穿军装的都没!他赶紧问咋回事,战士们老老实实说了:军装磨没了,新衣服送不进来,只能穿自己的破衣裳。傅全有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他觉得,这哪行啊,战士们守边疆这么辛苦,连身像样的军装都没有,太说不过去了。 傅全有不是光看不干的人。回到成都,他立马开会,研究墨脱的问题。他琢磨来琢磨去,觉得交通是最大的拦路虎。没路,啥都运不进去,战士们的生活没法改善。于是,他拍板决定修一条通往墨脱的公路,把物资问题彻底解决。 这条路定下来是从墨脱到波密县,全长117公里。傅全有亲自盯着规划,还跑去工地督战。修路可不是闹着玩的,墨脱地形复杂,开山得用炸药,搭桥得跨深谷,雨季还老被洪水冲。工人累得够呛,进度慢得像蜗牛爬。但傅全有不松劲儿,硬是咬牙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13年,墨脱公路终于通车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总算跟外界连上了。 公路一通,墨脱的面貌就翻天覆地了。物资运输方便了,新军装、药品、粮食啥的都能送进去。战士们终于能穿上整齐的军装,吃上新鲜菜,不用再穿破衣裳扛任务了。不光部队受益,当地老百姓也沾光。农民能把农产品运出去卖,游客也开始往墨脱跑,旅游业慢慢火起来。墨脱从“孤岛”变成了“活岛”。 光修路还不够,傅全有还惦记着通讯问题。他调了设备,建了网络,让墨脱跟外界的联系更紧密。战士们能跟家里打上电话,心气儿高了,干活儿也更有劲儿了。边防效率蹭蹭往上涨,这都是傅全有的功劳。 傅全有干完墨脱的事儿,职业生涯也没停下。1990年,他调去兰州军区当司令员,1992年进了中央军委,当了总后勤部部长。1995年到2003年,他干了八年解放军总参谋长,2003年退休。他的贡献,不光在墨脱,整个军队建设都留下了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