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何冰和多年不见的女同学李海洋吃饭,李海洋却突然说:“我都 29 了,还嫁不出去,要不你娶我吧。”
1997年深秋,北京胡同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味。
何冰缩在出租屋的硬板床上,盯着天花板的霉斑发呆。那会儿他刚跑完三个剧组,演的都是连台词都没有的路人甲。
突然破砖头似的大哥大响了,接起来是十年没见的初中同桌李海洋。
电话那头说:"明儿东来顺涮肉,我请。"何冰摸着兜里最后二十块钱,咬牙应了。
涮肉馆里热气腾腾,李海洋还是当年假小子的利索劲儿。
两盘羊肉下肚,她突然撂下筷子:"眼瞅着奔三了,要不咱俩搭伙过日子?"
何冰嘴里半口麻酱呛进气管,咳得满脸通红。
等他顺过气,发现自个儿已经点了头。回家路上冷风一吹,肠子都悔青了——兜比脸干净的穷演员,拿啥娶媳妇?
这事儿得从十年前说起。中戏87级表演班,徐帆、陈小艺那帮姑娘早成了角儿,何冰还在人艺跑龙套。
最惨的时候,他偷摸捡过剧场观众席的烟屁股,攒够烟丝卷大炮抽。
有回演《鸟人》里的黄毛,七分钟戏让他熬了三年冷板凳。
导演林兆华后来说:"那小子眼珠子会说话,死尸演得都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李海洋真嫁过来那天,何冰连被褥都是借的。
新娘子从日本留学回来,私房钱里抠出五千块办了两桌酒。
街坊四邻嚼舌根:"这姑娘图啥?图他住大杂院?图他上厕所得跑二里地?"
婚礼上何冰爹妈抹眼泪,李海洋倒笑得敞亮:"我看中的是他这股子轴劲儿。"
小两口挤在9平米的违章房里,冬天烧蜂窝煤差点中过毒。
有回剧组找何冰演个土匪头子,剃光头给三十块钱。
他顶着寒风骑二八车回家,脑门冻得发青。
李海洋抄起毛线帽扣他头上:"活脱脱像《智取威虎山》里的栾平。"
这话后来成了两口子的暗号,但凡何冰接烂戏,媳妇就喊他"栾平"。
转机出现在2005年。那天何冰正在胡同口修自行车,《大宋提刑官》导演的电话来了。
原定的男主角撂了挑子,这馅饼砸得他手抖。
拍验尸戏时,他三天没敢吃荤腥,愣是把宋慈演得跟从史书里走出来似的。
电视剧播到第七集,街坊大妈见他就喊"宋大人",连卖煎饼的都多给他加个蛋。
片酬到账那天,何冰攥着存折要买房。李海洋拦着不让:"先给爹妈换房,他们住了一辈子筒子楼。"
这话说得何冰蹲马路牙子上哭成狗。
后来他给爹妈在东四环买了套两居室,自己还住着剧团分的旧房子。
有记者问他咋不换别墅,他嘿嘿一笑:"媳妇说住惯了胡同,听不见蛐蛐叫睡不着。"
娱乐圈花花事儿多,何冰却活成了异类。
拍吻戏前必漱口,和女演员对戏保持半米距离。
有回综艺让他和年轻姑娘演暧昧戏,他当场罢演:"我家那口子要看不得劲,你们赔啊?"渐渐圈里都传开了——找何冰演戏行,炒绯闻没门。
去年金鸡奖颁奖礼,何冰凭《白鹿原》拿了最佳男配。
获奖感言头句是:"媳妇,电视前的泡面别吃了,我给你带了庆丰包子。"
导播切镜头时,李海洋在观众席抹眼泪的画面成了当晚热搜。
有网友翻出二十年前他们涮肉馆的照片,对比图底下写着:"这才是真正的北京爱情故事。"
如今两口子遛弯还是爱去东来顺,只不过改成了包厢。李海洋常逗他:"当年要是涮羊肉涨价,我可能就反悔了。"
何冰往她碗里夹着肉片:"反悔也晚了,民政局档案上可写着'永久典藏版'。"
这话把服务员都逗乐了,谁也不知道,他兜里还揣着当年那五千块的汇款单存根。
主要信源:(搜狐网——1997年,何冰女同学说:我都29了,嫁不出去,要不然,你娶我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