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顺风车拉来个“债主”?好心老乡变“吸血虫”,3000元“信任学费”买来惊心一课​​

一次拼车旅程结识的老乡,本以为是温暖际遇,却不料步步陷入精心编织的“借钱陷阱”,最终近3000元血汗钱“打了水漂”。2025年7月12日,王先生(化名)通过《都市报道》讲述了他的破财惊魂路。 ​​缘起顺风车:偶遇老乡谈甚欢​​ 去年某日,王先生驾车回老家。为分摊路费,他通过顺风车平台搭载了一位同路的年轻女乘客。旅途聊天中惊喜发现,两人竟是纯正老乡!一路畅谈乡情、打拼的艰辛,融洽的交流让王先生倍感亲切。行程结束,王先生主动添加了对方联系方式,想着“多个朋友多条路”,互留社交账号成了“好友”。 ​​友谊止步?初次借款埋祸根​​ 然而,此后两人的联系仅限于老乡间的寥寥问候,关系并未升温。直到今年5月,平静被打破。这位女老乡首次开口求助,声称“银行卡出问题,身无分文”,恳请王先生借300元救急,并信誓旦旦“过几天就还”。看对方年轻、在外不易,念在同乡情谊,王先生心一软,线上转账了这300元。就是这份不忍,为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温水煮蛙:小笔借款掏空钱包​​ 有了第一次“成功经验”,女老乡仿佛抓住了“提款密码”。随后日子,她的借款请求如约而至——“工资未发”、“生活费告罄”、“卡又故障”...理由层出不穷。每次金额不大,200、300元,态度也“乖巧”。王先生虽隐隐不安,但在对方的“软语攻势”和“之前借了怕要不回”的侥幸心理驱使下,每次都咬牙转账。不知不觉,借贷累积竟逼近3000元! ​​撕破脸皮:“软妹子”突变“威胁者”​​ 当借款总额触达红线,王先生惊觉风险巨大。他下定决心拒绝女老乡新一次的300元索求。未曾想,这一拒,对方瞬间“变脸”!一条充满威胁的信息赫然出现在王先生手机上:“这钱你必须借!这是还之前借的钱的前提!你信不信,我让你之前借给我的钱都打水漂!说道做到!”冰冷文字击碎了王先生最后的幻想,更曝露了狰狞面目。 ​​彻底沦陷:300元成“压垮稻草”,老乡失联人财两空​​ 面对赤裸裸的威胁,王先生慌了神。在“逼还旧债”的承诺裹挟下,他抱着最后的侥幸,无奈又转出了这300元。结果如他所料却也令人心寒:这最后的300元如同石沉大海,连同之前的近3000元借款,统统“有去无回”。女老乡就此人间蒸发,信息不读、电话不回,将王先生彻底拉黑。 ​​绝望求助:信任筑成“致命陷阱”,血汗钱何处寻?​​ 走投无路的王先生,最终只能求助于《都市报道》的媒体调解员。他倾诉了这段因顺风车结缘、因善意借贷却被步步套牢并遭威胁的经历,只想追回那累积的3000余元辛苦钱。此刻,那位曾“相谈甚欢”的老乡,亲手将偶遇的温暖变成了冰冷的陷阱,留给王先生的是人财两空的苦涩结局和一堂沉重的“信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