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四时八节|回望丹麦:遇见自己与世界的共鸣

潮新闻客户端叶青

世界是一本书,旅行让我们翻开书的页码,从中获取新的视觉和认知。记录不是为了复刻过去,而是把散落在日子里的温暖与欢乐重新组合,使其成为生命回望时珍贵的回响。

富者善算,国也如此

6月13日,我们4点起床,5点准时出发前往哥本哈根凯斯楚普机场,乘坐八点十分起飞的SAS航班。导游阿勇与宾馆餐厅已联系妥当,提前为每人准备了一份早餐打包带上,这样用餐赶路两不误,路上和值机办手续的时间都精心计划过。

三十几个团友进入机场以后,我们按国内机场的流程拿着护照(身份证)去办托运,取登机牌,工作人员核对身份后,分配座位并打印登机牌,给行李粘贴标签,通过传送带将行李运至货仓。当然,现在国内部分机场也支持自助值机设备取票,但大件行李仍需前往人工柜台办理托运。

可我们还没走到值机柜台,就被一位机场工作人员给拦住,这下导游阿勇有点蒙,与机场工作人员英文沟通,甚至有点争辩的味道。我们以为团队人太多,要分到不同的值机柜台,最后才明白是要我们个人自主办理登机,这里的值机柜台没有工作人员。

机场自助值机的团友。

大家面面相觑,有点措手不及。来到自助机前,屏幕显示丹麦、瑞典,挪威三国文字,连英文都没有。好在团队里有的是聪明人,把屏幕界面往后退,就出现多国语言选择,包括中文。这样,团友各显神通,相互帮助,没多久,纸质通行证就从自助机吐出来,大伙儿把小标签贴在行李上,大标签套在行李手把上。行李托运也是自助扫码,我用扫描器扫码后,行李还在传输带上一动不动,团友帮助摆正行李在运输带的位置,就“嗖”的一下进去了。

富国善于精打细算。北欧机场推行自助办理机票和托运,可以把从常规值机和托运工作中解放出来的人力投入到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中,更主要的还是降低人力成本。北欧国家人力成本更高,采用自助值机终端可极大降低机场的运行费用。

高效丰产,食品安全

丹麦本土面积在北欧五国中最小,600多万的人口数量与台州市差不多,但其粮食产量却足以满足1500万人口的需求。丹麦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农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在丹麦出口总额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国内未见过的蔬菜品种。

我在一家中型超市看见香蕉蒜、袖珍孢子甘蓝、玫瑰花椰菜、迷你豆苗、白芦笋等以前没见过的蔬菜品种。生鲜区有独立的肉铺,除提供现切猪肉、牛肉、鸡肉等常规品类外,还有适合家庭烹饪的分装鲜肉。这些肉制品来自丹麦本地牧场,标注具体的农场名称和饲养方式,可溯源的农产品实现良性循环,确保食品安全,让人心安。

在丹麦,经营农场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经营者要有农业技术院校教育背景。丹麦有25所农业专业技术院校和100多所农场学校,形成教育专业化,农民职业化。丹麦人擅长养猪是出了名的。饲养一万头猪,不足4人即可,真是难以想象。全国5000多个养猪场年生产近3000万头猪,百分之九十用于出口,这必定得益于丹麦重视农业科研投入,具有自动化生产线和现代化设备的基础,同时依托先进生产力把劳动者解放出来。

丹麦有多家以皇冠命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和工厂,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皇冠集团,这是欧洲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出口商之一。皇冠食品厂还曾在浙江平湖设立丹尼斯食品有限公司和生产基地,著名的丹麦曲奇饼干就在皇冠旗下的丹尼斯特色食品公司生产。

说到乳制品,我们一般会想到荷兰,实际上欧盟乳制品出口最大国是丹麦,安全标准比欧盟更高。仅以食品清洁度为例,丹麦牧场制定乳制品的含菌量上限,执行标准为一毫升牛奶中菌落数低于5万个,而农场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低于3万个。在我国,生乳菌落总数标准为一毫升不超过200万个,各种奶粉菌落数控制标准不超过20万个,这个差距真的有点大。

北欧国家以严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闻名,核心逻辑是从源头管控、全链条追溯、零容忍风险,且禁止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有机生产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畜禽需要天然饲料,一头奶牛还可拥有4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实行全生命周期溯源。

你若在北欧说三聚氰胺、铅中毒,他们必定一头雾水。我在担忧食品安全时,有朋友曾开玩笑说,没关系,我们抵抗力强,身体里有元素周期表。在丹麦、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食用蔬菜沙拉,我感觉很踏实。

车便行畅,乐享生活

哥本哈根随处可见的自行车。

哥本哈根随处可见有坡度的道路,也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自行车道。在和平宫景区,我遇到一个妈妈骑着三轮自行车,车前置物篮里坐着4个孩子,最小的看上去不到两岁,这让我非常好奇,出于礼貌,没有拍下这个场景。后来在多处景区看到这种可以搭载多名婴儿和儿童的三轮自行车。

三轮自行车。

在一商店门口,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自行车基本特点就是将传统三轮车的载货空间前移,形成一个类似车厢的结构,基座是木结构,用牛津布或帆布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看上去美观安全。

我家孩子七个月时,就用一张简陋的儿童前置座椅安装在自行车的前梁或横杠上,一根保险带把他和椅子绑在一起,匆匆送到托儿所,自己赶上班。看丹麦人的设计真的很科学,也很温馨。当然,他们地广人稀,道路设计人性化。如果在国内拥挤的城市,熙熙攘攘的街道,这样的三轮车带婴儿也不是很安全。

同样是代步车,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体,尤其是半失能者和残疾老人,在北欧又是另外一种情形。

我必须用文字致敬在哥本哈根市看到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去腓特烈堡的路上,一位大约80岁的老人坐在电动代步车上,由于城堡建在三个湖形成的岛上,从停车场到城堡的步行道大约有5到10度的缓坡,这对老人是一个挑战。他双手奋力推动操纵杆,我很想过去助一臂之力,但没有得到他眼神的允许。经过几分钟的努力后他终于爬上坡。

老人应该相信自己有调节装置,爬上坡的能力,这种情况我在多个景区看到,在机场遇到更多。北欧老人似乎有一股顽强的力量和自信心,我们中国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一般都由家里的孩子和亲属照顾,若得不到照顾,一般也就不出门了,这跟社会支持体系有关,同时跟文化观念相关。看这里的老人奋力推动操纵杆和在机场实现转向的样子,十分震撼和感慨,甚至会想自己老了若有行动不便的时候,也应该有这般坚韧的样子。

街头艺人。

在哥本哈根几乎看不到沮丧的人。人们的神情都很轻松,穿着朴素,他们在热闹的街区喝啤酒、fika咖啡,享受夏日阳光。哥本哈根还有一个特殊区域,对酒的管理比瑞典宽松,许多瑞典人晚上会跑到哥本哈根来喝酒。在新港最繁华的地带,歌手轻松弹唱,我也停下了脚步,他们不在乎琴盒里有多少纸币,在乎的是有多少人欣赏和一起快乐。

非仅同胞,四海皆然

都说中国人出门嗓门比较大,不够文明。其实在特定的环境,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有忘其所以的时候。

酒店喧哗的天井。

6月13日,在哥本哈根用完晚餐回到宾馆洗漱完毕,大概是晚上九、十点钟,第二天一早要赶飞机,所以晚上要早点休息,可楼下传来一阵又一阵喧闹声。这种喧闹很有节奏感,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涌上来,笑声刺耳狂野,毫无顾忌,极度放肆。我从窗户探出头去仔细看了下,楼下是一个小庭院,庭院里摆着好多桌椅,聚集着几十个人,像是公司聚会,也可能是这家酒店的聚会。有主持人,也有领导讲话,有员工上去领奖,有一位大概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种炊具。领奖的员工十分高兴,其他的员工都在欢呼,这些呼喊声、笑声组成的喧哗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顾及楼上宾客的感受。

我心想,哥本哈根的人应该更多的是在庆祝夏天,他们回到充满阳光的夏天一定非常开心,我要理解他们。

世界是相通的,都说咱们中国游客走到哪里就会吵到哪里。我也走过不少国家,在许多场合也看到外国人放怀形骸的时候。

世界充满爱

告别哥本哈根的时候,阿勇介绍来自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驾驶员史蒂芬非常喜欢中国元素,问了他许多关于中国的情况。

来自台州温岭的礼物。

三天以来,从瑞典的斯德哥尔到延雪平,再到丹麦哥本哈根,驾驶员一路驾驶平稳,尽心尽力,服务周到,赢得全体团友的一致好评。马团长精心准备了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那是21世纪第一缕阳光最早照到的温岭石塘风景明信片,马团长在明信片上代表青山团写上美好祝愿,送给史蒂芬满满的阳光。

作者简介:叶青:浙江玉环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台州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出版散文集《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