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台湾、台海问题?”如果不懂得战争,或者是不懂得战争跟税收的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台湾、台海问题?”如果不懂得战争,或者是不懂得战争跟税收的关系,启动战争超越了自己的边际和能力,那么任何的安排都会走向反面。 台湾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1949年内战留下的老账。国民党退守台湾,两岸从此隔海相望,政治上针锋相对。 历史上,台湾从三国时期的孙权驻守,到郑成功收复,再到清朝割让日本,1945年回归中国,本来是一家人。可现在,台湾当局搞“台独”,不认“一个中国”,加上美国等外部势力插手,局势越来越紧张。 今天,两岸关系不只是历史恩怨,还有现实利益。台湾2300万人,大陆14亿人,情感上是一家,政治上却像是两条平行线。问题难解,但不解决不行,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有人说,直接打过去,武力统一,多痛快!但咱得算算这笔账。战争不是打游戏,输了重来,而是真刀真枪的硬仗。 首先,人命关天。 台海一开打,军事专家估算,伤亡可能几十万,甚至更多。台湾海峡那 那地形,天然就是战场绞肉机,平民也跑不掉。咱不想看到血流成河吧? 其次,经济会塌方。 2022年,两岸贸易额3283亿美元,台湾42%的出口靠大陆。打起来,贸易链断裂,工厂停工,大陆这边外贸受挫,台湾那边更惨,经济直接瘫痪。 税收呢?国家要养军队、修战损,钱从哪来?还不是咱老百姓掏腰包。到时候,加税都补不上窟窿,生活质量肯定下滑。 最后,国际上挨骂。 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跟200多个国家做生意。一开战,西方可能制裁咱,出口受阻,国际形象也毁了。打仗不只是军事胜利,还得看能不能扛住全球压力。咱要是没这底气,贸然开战就是自找苦吃。 比起打仗,和平统一听着靠谱多了,能少死人,还能把资源攒起来一块发展。可这条路也不好走,障碍一大堆。 两岸经济绑得紧是个好机会。2010年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经开了个头,未来还能再加把劲,比如搞金融、科技、农业合作。让台湾人觉得跟大陆做生意有甜头,日子好过,心自然就近了。 文化是软实力。两岸同根同源,多搞点青年交流、历史文化活动,让大家伙儿记起“我们是一家人”。比如组织学生互访,或者一起研究故宫文物,感情慢慢就回来了。 关键还得坐下来谈。“一个中国”是底线,在这基础上,可以聊聊“一国两制”咋在台湾落地。香港、澳门都试过了,台湾也可以因地制宜。但这得双方都愿意谈才行。 问题在哪? 台湾内部意见不一,民进党死抓“台独”不放,美国还老往里掺和,卖武器、拱火,和平进程就被卡住了。 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光看咱自己,还得瞅瞅国际环境。过去几十年,中国从穷小子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到2035年,经济总量可能超美国。 那时候,咱腰杆子更硬,解决台湾问题底气更足。美国老拿台湾当棋子遏制中国,但它自己国内乱糟糟,国际影响力也在下滑。 未来要是顾不上亚太,咱的机会就来了。中国现在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刷好感。咱可以趁机拉拢更多国家支持统一,别让美国一家独大。 面对台湾问题,咱得冷静,不能急吼吼地瞎干。“一个中国”不能丢,谁搞分裂咱就硬刚,这是原则。经济上多给甜头,文化上多拉感情,慢慢把人心聚起来。 美国那帮家伙不会消停,咱得把军队练强了,外交上也多下功夫,别让人钻空子。和平统一不是一天能成的,得等个好时候。战争咱打不起,也没必要打。耐心点,靠谈判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有人不懂为啥提税收,其实很简单。打仗烧钱,哪来的钱?国家税收呗。台海一开战,军费哗哗涨,经济还受损,税收收不上来咋办?只能加税,或者借债。 到头来,咱老百姓日子更苦。历史上,清朝甲午战争输了,赔款赔得喘不过气,税收猛涨,老百姓怨声载道。现在要是重蹈覆辙,国家的边际能力扛不住,民生崩了,统一也没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