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突然爆料!说要继续在俄罗斯地盘上玩无人机大战。他 7 月 13 日晚发视频强调,乌克兰正拼命搞更多无人机和导弹拦截装备报复俄方空袭,还夸不对称战术好使俄方暂时没回嘴。
央视新闻也补充了细节,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为期七天的连续空袭,投入超过 1800 架无人机、1200 多枚制导炸弹以及 83 枚各类导弹,乌克兰击落了数百架俄罗斯 “见证者” 无人机。
不对称战术就是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对方的劣势,乌克兰在无人机技术上有自己的一套,而且成本低、见效快,这就成了他们对抗俄罗斯的利器。
就像 6 月 1 日的 “蛛网” 行动,乌克兰出动 117 架无人机对俄多个州的机场实施袭击,乌方称俄军总损失达 41 架军用飞机,包括战略轰炸机等多型战机。
虽然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称乌方的行动并未导致俄方飞机被摧毁,只是造成了损伤,但这也足以说明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给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乌克兰自主开发的 “Tryzub”(三叉戟)激光武器系统已经在 2025 年 2 月出现在了乌东战场,可在 2 公里内击毁、击伤低空慢速目标,包括伊朗制造的 Shahed 无人机。
另外乌克兰还在使用成本更低的拦截无人机,如 Sting 和 Shulika,单次拦截成本仅 5000 美元,远低于传统防空导弹。新华网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乌克兰无人机生态系统的创新,包括全民参与、开源技术和跨国协作,这让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截至目前俄罗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这可能是因为俄罗斯在战术调整,或者是在信息管控上有自己的考虑。
不过俄罗斯国防部在 5 月曾对乌克兰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进行打击,作为对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回应。这说明俄罗斯也在采取行动,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北约和美国的支持也不容忽视,英国计划在 2025 年 4 月将 “龙火” 激光武器送到乌克兰测试,而美国则通过北约中转对乌军售,推动欧洲承担成本。
可能会借此批评西方的战略意图,比如转嫁冲突成本或延长战争以维护军工利益。
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乌克兰的无人机损失也在增加。另外西方的支持也不是无条件的,美乌之间就曾因为矿产协议等问题发生冲突。
虽然乌克兰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旁观者,还是希望双方能尽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毕竟战争受苦的还是百姓。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