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广东,女子花200元买连体泳衣,游泳时胸部走光,尴尬得不行,她只能捂住胸部结束了游泳!她质疑泳衣设计有问题,找到商家讨说法,没想到,商家竟然说:这不是专业泳衣,只能下水拍照!网友吐槽:凸造型可以,买来游泳还是算了吧。 7月的高温让泳池成为不少人避暑的选择,然而广东一位女士的经历却让这场清凉体验蒙上了阴影。 她花费两百余元购买的连体泳衣,在游泳过程中突发状况。 前胸部位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导致胸部走光。 当时泳池内还有其他游客,她只能匆忙捂住胸口上岸,陷入极度尴尬的境地,最终提前结束了游泳。 购买时,这款泳衣的外观让她颇为满意,对比街边几十元的同类产品,她曾觉得物超所值。 但下水后的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大相径庭,不仅无法正常使用,更让她遭遇了难堪。 事后,她带着对泳衣设计问题的质疑找到商家,希望得到合理的解释。 令人意外的是,商家给出的回应是:“这不是专业泳衣,仅适用于下水拍照。” 这种说法显然难以让人接受。 若按照此逻辑,就如同购买鞋子时被告知只能观赏不能穿着,点餐后被告知只能摆放不能食用,显然违背了商品的基本功能属性。 女士进一步指出,商品页面明确标注为“海边度假泳衣”,全程未提及不能用于游泳; 而翻看评论区后发现,许多买家都反映过同款泳衣“下水后兜不住胸”的问题。 记者调查证实,这款售价两百多元的泳衣,评论区存在大量类似反馈,但商品标题和详情页均未对此类问题进行任何提示说明。 商家却坚持以“标题已注明海边泳衣”为由辩解,忽略了“海边度假”本就包含游泳活动的合理认知,更回避了“泳衣”名称对消费者造成的误导。 从产品本身来看,这款所谓的“泳衣”与专业泳衣存在本质区别。 专业泳衣需考虑水流冲击、布料遇水后的贴合度以及游泳动作带来的拉扯力,而这类产品显然只注重外观上镜效果,使用的面料在遇水后容易松垮,实际就是连体紧身衣,却被包装成泳衣销售,属于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值得注意的是,评论区诸多同款买家的反馈,说明该问题并非偶然。 商家在明知产品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仍未进行标注提示,显然存在故意隐瞒的嫌疑。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商业诚信原则,更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从市场角度来看,此类“一锤子买卖”对消费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 若商家都将“文字游戏”作为经营手段,将消费者的信任当作获利工具,长此以往会严重冲击市场秩序。 正如网友所言,将女性的尴尬与尊严当作生意密码,最终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