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荆门文旅盛宴启幕:以文化IP为桥绘就跨界共融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讯七月流火,荆楚大地文脉涌动。7月12日,“九派通”文化IP产业创投大会暨全国百名作家荆楚行活动在湖北荆门盛大启幕。这场集文学创作、产业孵化、文旅融合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不仅汇聚了150余位文学艺术界、出版机构、影视公司、文创企业及投资领域的行业精英,更以“创作研讨、IP孵化、跨界联动、文旅融合”为核心,为荆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签约落地!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本跨越的“荆门实践”

活动现场,四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成为焦点,标志着荆门在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之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其中,荆楚文化IP孵化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将为本土文化IP的挖掘、培育与商业化提供资金保障;而“解读中国”城市微短剧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则为荆门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新桥梁。

“这些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要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散落的文化元素串成产业链。”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屈家岭文化的远古密码到荆楚民俗的鲜活传承,荆门丰富的文化家底正通过资本赋能与产业运作,逐步转化为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名家论道!共探IP全产业链生态构建之道

在“IP全产业链生态构建”主题演讲环节,荆门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钟法权的分享引发共鸣。他以《写出与伟大时代相辉映的重头之作》为题,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坦言:“好的文学IP既要扎根脚下的土地,也要呼应时代的脉搏。荆门有屈家岭遗址的厚重、有楚文化的灵动,这些都是创作的富矿。”

来自出版社与影视文创界的代表则聚焦IP转化的“痛点”与“亮点”。某知名影视公司负责人分享道:“从文字到屏幕,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要找到文化内核与大众审美的共鸣点。荆门的文化故事有张力,关键在于用现代语态讲好它。”一场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为在场嘉宾提供了从创作到转化的全链条思路。

考古+创作!让古老文脉焕发当代活力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将走进屈家岭遗址——这座距今5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不同于传统的参观模式,本次活动创新推出“考古+创作”体验,让作家们在考古现场感受远古先民的生活智慧,以文字为笔“复活”历史场景。

“当指尖触碰陶器的纹路,仿佛能听见五千年前的先民与我们对话。”一位作家在参观预告中期待道。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荆门探索“文化+考古+文学+旅游”融合模式的缩影——通过文学创作赋予历史遗址新的叙事,再以文旅体验让游客感知文化温度,形成“创作反哺文旅、文旅滋养创作”的良性循环。

从签约合作的务实举措到名家论道的思想碰撞,从IP孵化的产业布局到考古创作的创新实践,本次“九派通”文化IP产业创投大会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荆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展示。未来,这座流淌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正以文化IP为纽带,让传统与现代交融,让本土与世界对话,书写着文旅跨界共融的新篇章。(廖亮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