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说“从军队里选一个人来当副主席”,周总理心领神会。[666]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结果公布,57岁的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当选党中央副主席。 其实早在会议召开前,毛主席就明确表态:“要从军队里选一个人来当副主席。”周恩来立即心领神会,推荐了李德生。 1916年,李德生出生在河南新县李家洼一个赤贫农家。家里穷到什么程度?连个正式名字都起不起,只有个乳名。直到参加革命后,工作队同志才为他取名“德生”,寓意以德立身。 1928年红军解放新县时,12岁的李德生光着脚丫跑去报名参加儿童团。因为熟悉当地山路,很快被推举为童子团团长,每天戴着红布条站岗放哨。 两年后的一个夜晚,14岁的李德生听说红军要扩编,连夜跑了三十里山路到箭厂河报名。 招兵的同志看他年纪太小,不肯收。小李德生死死拽住人家的衣角不撒手,这股子倔劲儿终于让他如愿穿上了红军服。 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时,面对敌人的碉堡群,他想出个土办法:用湿棉被裹着方桌当“土坦克”冲锋。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迎来了军事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1937年10月,担任129师769团通信排长的他参与了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战斗。他带着20名战士摸进日军机场,用手榴弹和炸药包炸毁了24架敌机。 刘伯承师长在总结会上专门点名表扬,这个小排长有胆有识!从此,李德生在129师名声大振,大家都知道有个会打仗的“小李排长”。 解放战争中,李德生真正打出了名堂。 1948年7月的襄樊战役,担任中原野战军6纵17旅旅长的他面临一个难题:襄阳城墙高厚,强攻代价太大。李德生琢磨出“撇山攻城”的战术,先占领外围制高点,再集中兵力爆破城墙。 战斗打响后,李德生亲自指挥爆破组,用炸药包在城墙上炸开一个大缺口。 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内,活捉了国民党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这个中将级别的大鱼。刘伯承高兴得把康泽的钢笔送给李德生作纪念。 1952年,担任志愿军12军35师师长的他防守金城前线。美军凭借火力优势,把志愿军阵地炸得面目全非,有些地方竟被削平了两米多。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李德生没有慌乱。他总结出“坑道弹性防御”战术:表面阵地遭到破坏后,部队退入坑道;等敌人步兵冲上来时,再突然杀出反击。 经过58天的激战,35师不仅守住了阵地,歼敌数量还达到自身伤亡的3.6倍。 1970年毛主席视察安徽时,看到长江大桥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对陪同的张春桥说:“李德生把安徽治好了,了不起!”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李德生临危受命坐镇空军司令部。他连续72小时没合眼,亲自核查每架飞机的起降记录,为稳定大局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选副主席后,李德生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1973年到山西大寨考察时,他坚持和社员一起吃玉米饼子,晚上睡在大队部的土炕上。 李德生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走到多高的位置,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句话:“我就是个农民的儿子,永远不能忘本。” 信源: 《人民日报》1973年8月31日头版报道 《李德生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上世纪70年代,在一次外事活动结束后,送走了外宾,毛主席和周
2025-07-15
寂静夜晚的诗人
跟明粉们掰扯掰扯吧,你们眼里伟大的大明朝其实在他的巅峰时期也就300多万平方公里
2025-07-14
云端漫步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