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必须对“捞女”现象予以打击,而且要狠狠整治。如今,“捞女”行为近乎泛滥成灾,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肆意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在互联网上,部分“捞女”甚至妄图代表全体女性发声。那些明白事理的女性虽心有不满,却选择缄默,毕竟这对她们自身似乎有利可图。 在当下的相亲场景中,种种不合理现象屡见不鲜。见面后,吃喝玩乐、购票花销,都被视为男方理所当然的支出;生活中的水电费等日常开销,也默认应由男方承担。一谈婚论嫁,不论男方是初婚还是再婚,女方上来就索要高额彩礼。走在大街上,随便找个女性问问:“一个男的不愿意给你花钱,你愿意跟他吗?”得到的回答往往令人失望。一些女性仿佛掉进了钱眼里,将男人当作印钞机,认为男人挣钱是天经地义,自己不劳而获也是理所应当。生育本是个人选择,若担心生育风险,不生便是。可有些女性一方面将自己沦为生育工具,另一方面又把男人变成赚钱机器,这种观念实在不可取。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没有人能满足那些超出自身能力的要求。从奶粉、尿布的品牌,到孩子的学校、补习班,甚至出国深造的规划,一些女性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仿佛天天盯着中国财富排行榜,幻想自己的伴侣有朝一日能上榜。除了钱,她们似乎对其他话题都不感兴趣,房子、车子、存款、奢侈品成了聊天的唯一内容。 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影响年轻女性,甚至连60多岁丧偶出来相亲的老太太都开始索要喜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若不及时遏制,这种风气会让更多人陷入物欲的深渊,失去正常的价值观。 一些原本优秀的女性也逐渐被这种风气同化。部分所谓的“小仙女”做了医美,就自认为是明星,要求男方像对待大款女友一样对待自己,甚至不惜让男方打肿脸充胖子,坑一笔是一笔,以此完成“原始积累”。这种行为看似正常,实则与不良职业无异。 还有一些女主播,嘴上说着不能和只知道要钱的女人相处,可轮到自己时,照样伸手要钱。一些游戏玩家也是如此,一边批判某种类型的女性,一边却陷入同样的行为模式,最终落得灰头土脸。这种现象如同魔法一般,让人言行不一,潜意识被物欲操控。大家应当清醒一些,明白国家倡导的价值观,不要被过度的物欲蒙蔽双眼。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批判的是那些眼里只有钱的人,其他女性请勿对号入座。 #晒图笔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