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6000吨!大陆紧急叫停对台稀土供应,台学者呼吁直接统一效果最佳 2025年7月

6000吨!大陆紧急叫停对台稀土供应,台学者呼吁直接统一效果最佳 2025年7月9日,北京,商务部官方网站更新了一条简短却分量极重的公告。公告像一枚精准投放的信号弹,在台湾军工产业引发了剧烈震荡。 根据大陆商务部的公告,包括汉翔航空、中山科学研究院、经纬航太科技、仲硕科技、攻卫股份、国际造船、中信造船在内的8家实体企业,被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之中。 这意味着它们将被禁止获得涉及稀土等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物项。 至于原因,商务部发言人说的非常明白。这8家企业“配合台独势力,以武谋独”。 以中山科学研究院为例,该机构是台湾自研导弹、“天弓”“天剑”“雄风”等系列武器的研发主力;汉翔航空则承担了无人机研发及高教机制造项目;而三大造船厂——国际、中信、龙德——则构成台湾海鲲号潜舰等重要军用船舶项目的骨干力量。 大陆方面之所以出手,根本原因在于赖清德当局持续推动“台独”路线,恶化两岸关系,尤其在军事安全领域不断升级挑衅。 自赖清德上任以来,台当局将无人机产业聚落定为战略重点,推动所谓“非红供应链”,妄图构建脱离大陆的军工体系。 与此同时,与美国的军事联系也日益频繁,持续购买美制武器,并试图自行研发包括导弹、潜艇在内的军事装备。 面对这种趋势,大陆早已表明立场。正如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所指出的:“台独是一条绝路。 只要不搞台独,两岸完全就可共享和平,共谋发展。我们对台独分裂行径绝不容忍。” 因此,此次断供稀土,是对赖清德“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的直接回应,不仅打击了其政策的物质基础,也在战略层面释放出明确信号。 外界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制裁企业,更是制裁的物项——稀土。 根据台湾“财政部”数据,2024年台湾进口稀土金属混合物超过6000吨,其中86%以上来自大陆。在钕铁硼磁体、铈化合物、镓、锗等关键材料的进口中,大陆占主导地位。 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台湾的高科技制造、自动化设备、军工电子、通信系统之中。 以汉翔航空为例,其研发的军用商规无人机使用高性能马达驱动,核心部件依赖大陆稀土磁材。 再如中山科学研究院,其研制的腾云大型无人机雷达系统,使用大量镓基半导体元件,而镓也是大陆的绝对优势资源,占全球供应的98%。 一旦大陆断供,不仅导致新型号武器研发停滞,更可能影响既有武器系统的维护与升级。而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可由欧美替代供应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陆宣布制裁的同时,美国并未给予台当局实质回应。 事实上,美方对台湾的军事援助长期以来问题重重,包括交付过期弹药、霉变防弹衣等事件频发,而真正先进武器的供货却一拖再拖。 另一方面,台积电加大对美投资,反而引发岛内“弃台论”升温。面对大陆断供,若岛内仍抱有对美方援助的幻想,无疑将更加被动。 岛内专家、媒体、学者纷纷指出,大陆的这一举措打在了七寸上。 有分析认为,大陆此举不仅是技术封锁,更是对“赖政府”严重警告。稀土断供将导致潜艇计划、IDF二代战机开发、无人机产业等战略项目陷入困境。 前立委邱毅更指出,这只是第一波制裁,后续可能扩展至更多企业乃至半导体相关行业。 此外,早在7月3日,岛内学者岛内学者雁默就提出:“与其断供,不如直接统一。” 指出断供稀土可能激化台岛外援,对统一进程反而不利。 但从和平统一为前提下来看,当前精准管控仍是恰当手段,能够在不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有效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大陆此次断供稀土,不仅是对台湾军工的重创,更是对“台独”路线的强烈警告。它提醒人们,统一大业不可阻挡,“倚美谋独”终将失败。 祖国必须统一,也终将统一。 在军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稀土的作用至关重要。 稀土材料如钕、镝、钐钴等是高性能马达、雷达系统、导引头、通信系统等关键部件的重要组成材料。 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天剑-2空对空导弹、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都离不开稀土磁材和高频雷达导引技术。 而大陆恰恰掌握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和供应能力。 因此,这次断供行动,并非象征意义上的口头警告,而是一次从源头打击台湾军事能力的重磅反制。 参考信源: 雁默:断供台湾稀土?不如直接统一 观察者网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