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4年,新婚第1天,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在一起调情,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

1934年,新婚第1天,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在一起调情,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5个孩子,一次,她向丈夫要钱买米,丈夫甩了她一耳光:“凭你也想找我要钱,想要钱自己去赚啊。” 苏青,原名冯和仪,191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挺有文化的家庭。爹是留美学者,妈受过师范教育,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眼界也宽。可惜好景不长,1934年她嫁给李钦后,日子就变了味。新婚第一天丈夫就跟表嫂搞暧昧,这开头就够糟心了。婚后丈夫对她不冷不热,还跟邻居太太传出闲话,家里五个孩子四个是闺女,在那年代重男轻女的风气下,苏青的日子更不好过。要钱买米还挨了一耳光,这婚姻算是彻底把她推到绝境。 苏青没被这日子压垮,她有股子倔劲。1935年,她开始在《论语》杂志上写散文,算是迈进文坛的第一步。1944年,她把自己的婚姻苦水全倒进《结婚十年》这本书里,直白地写出那些糟心事,书一出就火了。读者看了都感同身受,她也靠这本书出了名,挣了钱。这本书不光是她的自传,也是那年代好多女人的心声。她用文字把自己的苦日子变成了翻身仗,够牛的。 苏青不光会写,她还挺能折腾。1943年,她弄了个《天地》杂志,请来张爱玲、周作人这些大咖写稿,杂志办得有声有色,成了海派文学的一块招牌。1949年,她加入妇女生产促进会,还学了俄语,想在新社会里找条新路。1951年,她改名叫冯允庄,跑去芳华越剧团当剧作家,给越剧这行添了把火。她不是那种只会埋怨的人,总在找机会往前走。 苏青这辈子没少遭罪。1955年,她因为胡风事件被抓,蹲了快两年的牢。出来后她在黄浦区文化馆干活,日子低调平淡。1975年退休后,身体越来越差,1982年12月7日,她因为心脏病和糖尿病在上海去世,68岁。她这一生,真像坐过山车,有高光也有低谷,但她从没认输过。 苏青的故事听着挺揪心,但也挺振奋人心的。她从新婚第一天的屈辱,到后来靠自己闯出一片天,靠的是啥?不就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吗?她写的那些东西,讲婚姻、讲家庭、讲女人的苦,搁现在看也一点不过时。那时候女人地位低,她却硬是用笔杆子给自己挣了个位置。她的经历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也是那年代好多女人的写照。 苏青活在民国那会儿,社会乱,女人更难。那时候结了婚就得靠男人,男人混账点你就得忍着。可苏青不干,她不光忍了,还反击了。她的事儿让人想想,现在女人的日子是不是真好过了?表面上看平等了,但有些地方还是老样子。苏青的故事提醒我们,女人的路从来不好走,但只要敢拼,总能闯出点名堂。 苏青写东西不花哨,就是实打实的话。她写婚姻的苦,写女人的累,句句都能戳进心里。她不装高雅,也不遮掩,就把日子里的那些糟心事摊开给你看。读者喜欢她,就是因为她真。她写的不是啥大道理,就是普通女人的生活,可这平平常常里头,却有种让人佩服的劲头。 苏青这辈子,吃够了苦,可她没一直哭天喊地。她把苦日子变成了动力,写书、办杂志、写剧本,愣是给自己趟出一条路。她告诉我们,日子再难,也别光等着别人拉你一把,自己得动起来。她这人生的逆转,不是靠运气,是靠她自己的硬气。 苏青的事儿离现在挺远,可想想也不远。现在女的能上学能工作,比以前强多了,但真平等了吗?职场上还有玻璃天花板,家里还有人觉得女人就该多干活。苏青那时候靠自己闯出来,现在的女人是不是也得有点她的那股狠劲儿?她的故事听着像老黄历,可细想想,还挺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