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直接带着几十个美女进入洪秀全的寝宫,谁能想到这一次李臣典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李臣典是清末湘军的重要将领,生于湖南,具体生年不详,但史料记载他作战勇猛,深受曾国藩器重。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李臣典率部冲锋在前,成为首批入城的将领之一。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覆灭,李臣典立下首功,按理说前途一片光明。然而,胜利的喜悦没能持续多久,当夜,他就因故死去,年仅三十多岁。 他的死因成了历史谜团。清廷官方说法含糊,只提他“暴卒”,没细说原因。但民间传闻却热闹得很,说他进城后直奔洪秀全的寝宫,看见里面美女如云,顿时把持不住。据说洪秀全生前养了不少女子,天京陷落时,这些人没来得及逃走,全落在了湘军手里。李臣典挑了几十个带进寝宫,当晚就大肆享乐,结果第二天人就没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挺离谱,但也不是完全没根据。湘军攻城时纪律松散,入城后烧杀抢掠的事屡见不鲜。李臣典身为将领,带头乱来也不是不可能。当时有人说他可能是喝多了酒,又加上过度纵欲,导致身体撑不住暴毙。还有人推测,他身上本来就带着战伤,体力透支再加上狂欢,旧伤发作才一命呜呼。 不过,历史不是靠猜就能搞明白的。清代史料《湘军志》里提到,李臣典入城后确实接管了部分宫殿,但没说他当夜干了什么。曾国藩后来给朝廷的奏折里,对李臣典的死也只是轻描淡写,说他“功成身殒”,似乎有意回避细节。这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内幕。 比如,有人提出另一种可能:李臣典死于中毒。太平天国覆灭前,城内局势混乱,洪秀全的部下里不乏死忠分子。万一有人在酒菜里下了毒,想拉个湘军将领垫背,也不是没可能。只是这说法没证据支持,纯属推测。 再者,李臣典的死还可能跟湘军内部矛盾有关。他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但湘军里派系林立,不是所有人都服他。攻下天京后,战利品分配是个大问题,李臣典功劳大,分到的好处自然多,难免惹人眼红。会不会有人趁乱对他下手?这也不好说,毕竟史书没留线索。 从他死后的待遇看,清廷对他评价不算低,追封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家里人也得了赏赐。可这赏赐跟他的功劳比起来,显得有点寒酸。曾国藩对他死的态度也很微妙,既没大肆宣扬他的功绩,也没深究死因,好像就想赶紧翻篇。这背后是不是有啥猫腻,谁也不知道。 李臣典的故事,其实挺接地气的。他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个有点本事、有点野心的普通人。战场上他能豁出去命,可面对诱惑时,又管不住自己。这种性格在乱世里不算稀奇,但也注定了他走不远。跟同时期的左宗棠、曾国荃比,他差的不是能力,而是定力。 再说说洪秀全留下的那些美女。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生活奢靡,宫里养了不少女人,这在《清史稿》里有记载。天京陷落时,城里一片混乱,这些女子大多成了湘军的战利品。李臣典挑人享乐的事,可能是真,但具体多少人、怎么挑的,没人说得清。民间传闻夸张,说是“无数美女”,其实也就是几十个撑死了。 他的死对湘军影响不大,天京攻下后,太平天国基本玩完,剩下就是清剿残部。曾国藩很快把注意力转向了善后,没在李臣典的事上多费心思。可对后人来说,这事却成了个谈资,毕竟谁不喜欢听这种带点传奇色彩的故事呢? 到现在,李臣典的死还是没个定论。史学家研究过不少次,但没啥突破。有人觉得他就是自作自受,有人认为他是被人坑了。真相到底怎样,恐怕永远埋在历史里了。不过,这事倒提醒了咱们,功劳再大,也得有点底线,不然一失足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