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277年蒲寿庚为了向元示好,命令儿子蒲师文杀了留在泉州的三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数

1277年蒲寿庚为了向元示好,命令儿子蒲师文杀了留在泉州的三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数万不愿意投降元朝的泉州人,蒲师文生性残忍,杀人是先砍掉手脚活活放血,为了斩草除根,南宋宗室女人和幼儿也一律处死。为了赵氏宗室墓室里的珍宝,还把赵氏宗室的坟全挖了,尸体被扔在旷野。 南宋王朝风雨飘摇,流亡朝廷退守福建。小皇帝赵昰带着残军败将来到泉州,向蒲寿庚求助。这位海上霸主却紧闭城门,拒绝这个曾经给他无数荣华富贵的王朝。 蒲寿庚的选择并非偶然,他早已暗中与元军统帅伯颜达成协议,准备用宋室的鲜血为自己在新朝换取一个更大的政治筹码。元朝承诺给他“昭勇大将军”封号,还要让他继续垄断海外贸易。 这个阿拉伯商人的算盘打得很精,从北宋末年举家迁居泉州开始,蒲家就凭借香料贸易积累了惊人财富。南宋朝廷为了笼络他的海上势力,授予他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要职,让他垄断了这里的海外贸易整整三十年。 蒲寿庚手下有数千私兵,在泉州俨然就是“海上土皇帝”。1276年临安陷落后,他甚至提前派部将夏璟配合元军攻宋,彻底暴露了叛宋立场。所谓张世杰强征商船导致反叛,不过是他编造的借口。 真正的屠杀由蒲寿庚的长子蒲师文执行,这个被史书描述为“暴悍嗜杀”的家伙,率兵对城内的宋室宗亲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清洗。三千多名赵宋宗室子弟在这场屠杀中丧命,数万泉州百姓也未能幸免。 蒲师文的残忍手段令人发指,他下令将宗室成员砍断手脚,让他们慢慢流血而死。妇女被凌辱后贩卖为奴,幼儿被活活摔死。为了掠夺陪葬的珍宝,赵氏宗室的陵墓全部被掘开,尸骨被抛在荒野里。 连庇护抗元人士的光孝寺也难逃厄运,整座寺庙被焚毁,寺僧惨遭屠戮。屠杀持续了数日,尸体堆积如山,血水染红了刺桐港的海浪。连元人吴鉴在《岛夷志略》中都隐晦地记载:“泉州港水色赤,商舶避之。” 这场屠杀的惨烈程度,连元朝的将领都暗自心惊。明代的《清源金氏族谱》直言不讳地说,蒲氏“用宋室血染红顶子”。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即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是罕见的。 投靠元朝后,蒲氏家族确实得到了丰厚回报。蒲寿庚官至泉州平章政事,蒲师文甚至代表元廷册封妈祖,试图用宗教手段洗白家族形象。但好景不长,元末“亦思巴奚之乱”中,蒲氏女婿那兀纳割据泉州,最终被元将陈友定剿灭。 史书记载“西域人尽歼之,蒲尸裸体面西”,蒲氏祖坟也被掘开报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家族,开始品尝背叛的苦果。但真正的清算还在后面。 明洪武七年,朱元璋以“叛国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惩罚。他下令掘开蒲寿庚的坟墓,鞭尸三百下。蒲氏男性后代全部充军为奴,女性被没入教坊司。 更狠的是,朱元璋还下了一道圣旨:蒲姓后代永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入仕为官。这道圣旨被收录在《明实录》中,成为古代皇权对商人政治投机的最严厉惩戒。 屠杀之后的泉州港迅速衰落,虽然元代短暂繁荣过,但明初的海禁政策让这座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沦为普通港口。那些曾经见证“万国商船”的繁华景象,只能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寻找了。 蒲氏家族用背叛换来的百年富贵,最终随着朱元璋的铁腕清算烟消云散。今天的泉州后城街还能找到一些星月纹砖雕的断壁残垣,那是这段血色往事留下的最后痕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政治投机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历史的清算往往比想象中更加严厉。蒲寿庚父子以为聪明的商业计算,最终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史上最沉重的教训。 从繁华的贸易明珠到血腥的屠杀现场,再到彻底的家族覆灭,泉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那些在刺桐港飘荡的冤魂,或许至今还在诉说着背叛的代价。 本文史实依据《宋史》《元史》《闽书》《清源金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