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他曾担任清朝海军的总司令,后来成为民国海军总长,再次晋升为国务总理。 1951年,一个耄耋老人突然在院子里嚎啕大哭。 邻居们吓得赶紧过来,却发现这个前清海军总司令萨镇冰正在听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汉城"的消息。 这个亲历过甲午海战的老兵,在此刻痛哭流涕。 1859年,萨镇冰出生在最疼痛的世纪。 1872年,这个少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时,造船厂正在组装北洋水师的铁甲舰。 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时,他见过伦敦港停泊的万吨巨轮,也见过教科书里鸦片战争的插图。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尚在英国的萨镇冰得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第一次在异国感到了屈辱。 1894年,35岁的"康济"舰管带萨镇冰高烧39度死守日岛炮台。 威海卫零下的严寒里,他带着水兵用开水浇开冻结的火炮。 当日本派人劝降时,这个发着疟疾的军官把劝降书垫在炮座下当防滑垫。 十一天血战换来甲午战争中唯一的局部胜利,却改变不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 甲午战败后,萨镇冰在烟台海军学堂当校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身为清朝海军统制的萨镇冰正率舰队在长江巡航。 革命军把劝降信绑在风筝上飘向军舰,这个曾为清廷浴血奋战的老将最终选择默许舰队易帜。 1949年10月1日,90岁的萨镇冰在福州宅院里坚持要换上新做的中山装。 当收音机里传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时,老人突然挺直佝偻的腰板行了个标准军礼。 1951年1月4日,保姆发现本该休息的老将军反常地坐在收音机前。 当听到"志愿军第50军攻入汉城"时,老人痛哭流涕。 在生命最后两年里,萨镇冰的卧室挂着两幅地图。 1895年的《中日战局图》和1951年的《朝鲜战线图》。 当来访者问起两者关联时,老人总会用拐杖重重敲打甲午年的旅顺位置:"当年从这里开始跪下的,如今要从这里站起来!" 1952年4月,这位跨越三个时代的老海军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而他的枕边还放着最新印发的《抗美援朝战况简报》。 从日岛炮台的冰棱到汉城街道的硝烟,从马关条约的钢笔到板门店协议的毛笔,萨镇冰用93年生命丈量了一个民族从沉沦到崛起的弧度。 当后世在军事博物馆里看到他临终前写的"海权"二字时,玻璃展柜倒映着的,正是山东舰甲板上呼啸起飞的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