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8年,民国军学泰斗,斯大林口中的“战略家”杨杰,以前有向伟人提出过一个大胆

1948年,民国军学泰斗,斯大林口中的“战略家”杨杰,以前有向伟人提出过一个大胆的构想:先攻打台海,彻底切断老蒋的退路,然后再一举歼灭老蒋。[凝视]

1949年9月19日晚,香港轩尼诗道一间普通住宅里传出两声枪响,一位60岁的将军倒在血泊中,而两天后,他本该出现在北京的政协会议上,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这位将军叫杨杰,云南大理白族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军人,曾经让日本天皇刮目相看,让法国元帅连连称赞,更在中国最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做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

杨杰的故事要从1907年说起,18岁的他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了蒋介石的同期同学。在那个年代,能到日本留学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进入培养军官的顶级学府。

在日本的四年里,杨杰表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一次东京湾防务演习中,所有人都按常规在主要港口布防,只有杨杰反其道而行,把主力调到了偏僻的品川海湾。结果“敌军”恰恰从那里登陆,杨杰一战成名。

回国后,杨杰在北伐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他独创的“炮兵机动集群”战术帮助蒋介石打赢了中原大战,被誉为“当代孙武”。那时的杨杰,是国民党军队中最受器重的军事家之一。

但是抗日战争改变了一切,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杨杰被派往苏联担任大使,成功争取了苏联3。5亿美元的军援,包括1200架战机和1600门火炮。这些武器装备在抗战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杨杰很快发现,蒋介石并不是真心抗日,面对“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杨杰愤然反对,因此被免去了大使职务。从那时起,这位曾经的“军神”开始了自己的政治觉醒之路。

1943年,杨杰秘密组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这就是后来民革的前身,他用白族民歌《白姐姐》作为暗号,与各地抗日力量联络,策动军官起义。

1948年,中国的命运走到了十字路口,三大战役即将开始,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杨杰看清了历史的方向,正式加入了民革,担任中央执行委员。

当时的杨杰已经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他在昆明的住所被特务监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949年9月,杨杰秘密逃到香港,准备北上参加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

可惜他没能等到那一天,9月19日,一名伪装成云南省主席卢汉特使的杀手,以送信为名骗开房门,趁杨杰看信时开枪将其杀害。

两天后的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报告出席人数时特别说道:“杨杰将军已不幸于本月十九日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全场为这位革命烈士默哀。

杨杰的悲剧在于,他看清了历史潮流却没能等到最后的胜利,如果他能活到新中国成立,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望,必将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杨杰为革命烈士,在他的故乡大理,杨杰故居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院子里的那尊铜像,依然遥望着东方,仿佛在眺望着那个他没能看到的新中国。

从蒋介石的“当代孙武”到为民主革命献身的烈士,杨杰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了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选择了人民,选择了正义,也选择了历史。

真正的军人,不仅要有高超的军事技能,更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你觉得像杨杰这样从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向共产党的军官,他们的人生选择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