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

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996年妻子47岁时,竟然又怀上了第12胎,夫妻两人犹豫不决,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 在山西临汾的黄土高坡上,有一户姓高的人家。 1969年,女主人李玉珍生下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 这本该是件喜事,但在“只有男孩能传宗接代”的念头支配下,这成了夫妻俩漫长生育路的开端。 高海贵常年在外打零工,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他那点微薄收入。 李玉珍则守着土坯房,日复一日地围着孩子转,不是在给小的喂奶,就是在给大的缝补衣裳。 可即便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们还是一门心思要个儿子。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李玉珍的肚子几乎没闲着,可老天像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接连十个孩子降生,全都是女儿。 有人背后说“高家这是要绝户”,有人当着面打趣“女儿多了好,将来都是贴心小棉袄”,话里话外都是对这家人没儿子的嘲讽。 就连婆家也没少给李玉珍脸色看,总说她“不争气”。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夫妻俩心上,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连带着女儿们也被同龄孩子排挤。 1996年,47岁的李玉珍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已经是第十二胎。 家里已经十一个丫头,再多一张嘴,日子咋过? 可李玉珍摸着肚子,眼神里透着一股执拗,非要再赌最后一把。 那会儿计划生育管得严,为了生这个孩子,夫妻俩没少东躲西藏。 家里的活儿全落在了女儿们身上,大的带着小的洗衣做饭,稍微大点的就去镇上打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她们好像也被村里的风气影响了,觉得只有母亲生了弟弟,这个家才算完整,干活再累也没一句怨言。 十月怀胎,李玉珍在县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 当医生把孩子抱给高海贵看时,这个常年沉默的汉子手抖得厉害,蹲在墙角哭了半天。 夫妻俩给孩子取名高浩珍,就盼着这个儿子能成为家里的宝贝,延续香火。 不过高海贵年纪大了,干活越来越吃力,李玉珍生完孩子后身体也大不如前。 抚养小儿子的担子,不知不觉全压在了姐姐们身上。 大女儿初中没读完就去砖厂搬砖,一天挣八块钱全交给家里; 二女儿去餐馆端盘子,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弟弟买奶粉。 女儿们一个个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都想着先把弟弟供出来。 大女儿28岁才结婚,在村里算是晚婚了,别人催她,她总说等弟弟考上大学再说。 后来,大女儿在广东打工攒了点钱,回村办了个小服装加工厂,把妹妹们都叫了回来一起干,总算让家里的日子宽裕了些。 这些年,高家的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院子里停着几辆车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过话说回来,李玉珍从1969年到1997年,二十多年里生了十二个孩子,这对身体的损耗可想而知。 女性的子宫和身体机能在多次生育中会受到很大损伤,尤其是47岁属于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大幅增加,生产时也更容易出现大出血等危险。 连续生育让她几乎没有时间恢复身体,常年被怀孕和育儿消耗,想想都觉得后怕。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