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砸向他,人们愤怒的骂道:“你怎么今天才死?”这个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愤恨呢? 说白了,因为他用长达57年的时间,将卖国从一次投机,变成了一门生意,一生的事业。 枪声落下,罪恶的生命终结。人民政府随即清查了他的全部财产,结果令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银行存款高达171万多元,土地1050亩,遍布各地的房产多达1886间。 这些冰冷的数字,就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出卖民族利益换来的血腥价码。其中,他那座位于大连的欧式豪宅,极尽奢华,很快被政府没收。 仅仅几个月后,这座曾经的汉奸府邸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被改建为旅大第五战勤医院,专门用于接收和救治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后负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一边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一边是卖国求荣的巨蠹,在同一屋檐下,这种充满讽刺意味的方式,完成了对张本政的终极审判。 那么,堆积起这份泼天财富的,究竟是怎样一笔笔血债? 当中原大地上烽火连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之时,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却迎来了黄金时代。 他毫不犹豫地将旗下所有船只,包括那些总吨位近5万吨的远洋巨轮,全部交由日军调遣,成了侵略者最可靠的海上后勤大队。 这些船只穿梭于中国沿海与日本之间,运送的不是普通的货物,而是枪支弹药、军需给养,甚至是用于化学战的物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的船队成了美军潜艇和飞机的重点打击目标,先后有14艘轮船被击沉,许多中国船员也因此命丧大海,成了他卖国行径的牺牲品。 如果说提供运输支持还只是帮凶,那他接下来的行为,则堪称丧心病狂。为了向日本主子表忠心,他带头发起了所谓的献金爱国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他个人就向日本捐献了高达74万日元的巨款。 令人发指的是,他是把钱直接换成了屠刀,与其他汉奸合伙,向日军敬献了整整40架战斗机。 这些被冠以爱国号之类讽刺名头的杀人机器,掉头就飞向了中国的城市,将炸弹扔在了他自己同胞的头顶上。 为此,日本天皇数次接见他,授予他五等勋位瑞宝章,让他成了殖民当局面前最耀眼的模范人物。 而这一切罪恶的根源,要追溯到更早的1894年。那时的张本政,还只是个在威海日本特务开设的酒馆里打杂的穷小子。 甲午战争的炮火,让他看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成功搭上了日本特务高桥藤兵卫这条线,将旅顺要塞的清军布防图悉数献上。 正是这份致命的情报,让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陷了这座战略重镇。紧接着,便是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 在这场浩劫中,张本政非但没有半分同情,反而充当了日军的向导,为屠杀者指认藏匿的平民。他用同胞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从此,他的人生与日本的侵华步调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日俄战争,他为日军带路攻占鸡冠山要塞。九一八事变后,他急速扩张商业版图,从航运到金融,再到工厂实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仰仗于日本人的庇护,因此,他的背叛也愈发彻底和肆无忌惮,先后担任了伪关东州厅参事、伪满洲海务协会委员等49项伪职,将自己牢牢钉在了汉奸的身份上。 然而,1945年日本投降,张本政的靠山轰然倒塌。 但这个80岁的老贼迅速组织起一个名为大连地方治安维持会的汉奸武装,网罗了近万名地痞流氓和旧军警,妄图在权力真空中继续苟延残喘,甚至想以此为筹码,向即将接管的国民政府邀功。 只可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我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声浪中,这个反动组织很快土崩瓦解。 1947年,张本政首次被捕,法庭罗列其附逆祸国八大罪状,判处12年徒刑。可这一次被他逃了。 直到1951年,在全国范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这个逃亡数年的大汉奸终于落网,被押回大连。随着枪响,这个汉奸终于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 信息来源:【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安徽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