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年,马宝在湖南大败清军,斩杀上万人,就在准备乘胜追击时,称帝不久的吴三桂病死了。吴三桂一死,吴军纷纷向云南猬集,战局急转直下,失败已成必然。 马宝这名字在西北边陲可是响当当的传奇。老辈人常说,他十岁就能拉开三石强弓,那弓弦绷得"嗡嗡"响,箭矢破空声能传出去半里地。同乡们背地里都喊他"黑煞星",倒不是因为他长得黑——那小子生得浓眉大眼,是典型的西北汉子模样——而是因为他打仗时像恶鬼附身似的,总能在千军万马中杀个七进七出。有次他带着二十个弟兄劫了朝廷的粮队,清军追了三天三夜,等追到戈壁滩上,只见马宝一个人骑在马上,背后倒着上百具尸体,活像从阎王殿里闯出来的煞神。 吴三桂称帝那会儿,马宝正带着五万精兵在湖南横冲直撞。衡州城外的清军大营被他烧了七次,连总兵大人躲茅房里都被他揪出来砍了脑袋。当时民间流传着句话:"吴三桂的印,马宝的刀",意思是吴三桂坐镇后方画符念咒,真正上阵砍人的还得看马宝这把刀。可惜老天爷偏不叫人痛快,就在马宝准备挥师北上直取武昌时,昆明那边突然传来消息:吴三桂归西了。 这消息就像往滚油锅里泼了盆冷水。吴军将士们本来还指望着新皇帝能带着他们杀回关内,结果听说老皇帝死得蹊跷——有人说是在衡州行宫里啃西瓜噎死的,也有人说是在祭天时被雷劈了。更糟心的是,留守云南的那些个王爷贝勒们,听说吴三桂死了,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个个揣着金银细软就往老家溜。马宝在湖南接到信的时候,手里茶碗"啪嗒"一声摔得粉碎。他盯着地上碎瓷片里泡着的茶叶,突然想起十年前跟着吴三桂打仗时,老将军也是这样突然摔了茶碗,然后红着眼睛说:"这世道,谁不是在刀尖上跳舞?"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地烂包了。清军趁机反扑,马宝带着残兵退到衡阳,在城里跟清军打了整整四十九天。最后城破那天,他骑着战马冲出南门,身后跟着的亲兵没剩下几个。有追兵看见他在马上转过身,弯弓搭箭连射三人,箭箭穿心,那手法比年轻时还要利落三分。等清军终于围住他时,发现这员猛将身上插着七支箭,手里还紧紧攥着半截断弓。 要说这吴三桂也是够糊涂的。放着好好的藩王不当非要造反,造反就造反吧,偏偏又死得不是时候。马宝这样的猛将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柱石,可偏偏摊上个朝不保夕的主子。现在有些人总爱说"时势造英雄",可看看马宝这辈子——十岁能开三石弓的少年英雄,四十岁横扫湖广的沙场宿将,最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到底是他时运不济,还是这世道本就不容英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