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50至60家公司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大部分具中资背景,其中专注于家办业务的资产管理及投资服务平台的德林控股(1709),在进军RWA代币化市场的同时,亦表明计划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宁迪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亦表示,稳定币领域仍有很多空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先要有实力才行”,即使申请牌照难度高,但肯定“不遗余力去申请”。
稳定币申请牌照有多难?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早前已明确表示,鉴于稳定币作为新兴产物的风险性,以及保障用户利益和市场稳健的需要,牌照获批门槛极高,将严格限量发放首批稳定币牌照,并控制数量在个位数。陈宁迪进一步介绍,稳定币牌照申请初步需要准备2,500万元作为底层运作资金。同时,申请过程中还有多项要求,几乎与银行牌照标准匹配。
他强调,申请过程中对资金要求门槛永远不是最高,到底有多少资产管理?多少客户?是否有特色?以及对香港经济有否帮助都是考量因素,且发行稳定币相当于拥有发钞权,因此对风险控制、技术安全保障、底层资产透明度等方面均有极高要求。
申请难度如此之大,为何仍要积极申请?在他看来,稳定币是一个未来不可逆的趋势,就如网上商城删减了很多传统中间管理。陈宁迪认为,虽然德林控股是一间小型金融机构,但机会来了也要把握风口,未来将可能会与一些大银行合作,例如托管银行,也会寻找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交易所等合作,希望能成为第二批或第三批获批牌照的机构。
稳定币两大应用方向
1.支付效率大幅提高
陈宁迪指出,稳定币具两大主要应用方向。首先在支付上,效率会大幅提高,减少很多跨国及跨商业之间不同阻力,例如之前经过SWIFT系统到银行,可能成本是5%或更高,但通过稳定币支付,中间成本将大幅压缩。以京东币为例,将来不仅有助降低商家之间交易成本,还能带来更多流量,吸引更多商家在京东上交易,促进整个平台生态体系;再往远看,稳定币底部资产非常受认可,未来可能会替代很多小国法币,如几内亚、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国货币。
2.连接实体和虚拟世界
另外,传统金融机构可通过稳定币把实体资产和虚拟世界资产连在一起。近年炽热的RWA(Real-WorldAssets),就是将链下资产转化为链上资产的代币化过程,假设要花1亿元购置德林大厦1层楼,原本需从银行贷款来买;但通过代币化,则可以将其拆成100万份,每人出100元就能买到,因此可以有更多人能够参与,但所有交易必须透明。
如获批牌照会做些什么?
一旦获批稳定币牌照,德林控股会做些什么?最简单就是RWA,“直接能够用我的稳定币在我的体系内买虚拟世界资产,我们会把很多传统类的金融资产通过上链的方式,分成RWA的方式给买家。”虽然德林是家办公司,但陈宁迪认为,稳定币可更多用于99%的普通人。
他进一步解释,家办主要服务仅万分之一的超高净值客户,但他们早就得到了最好的银行家和顾问来服务、拿到最优的产品,但他认为,随着AI发展,加上若能申请到稳定币牌照,剩下99%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据了解,稳定币主要应用于DeFi生态、RWA交易、价值存储、跨境支付、零售支付等场景,提供计价标尺、替代银行账户、降低交易费率、实时结算等功能,成为现实世界和加密经济之间的重要桥梁。目前计划发行稳定币的企业如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企,大多有天然的支付应用场景。以京东币链为例,在零售支付场景上,京东稳定币有望将转账时效从“几天”缩短为“几秒”,成本降至传统转账的一半以下,链上资金流转也更加迅速。对于传统券商而言,过去通过最传统方式帮助不同公司上市融资,有稳定币则可帮助不同的区块链上项目直接融资,令金融更加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