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一国两制?那就直接一国一制!”台湾马英九公开表示,不拒绝统一,但前提是和平民主,然而北京对当前局势态度明确,从未放弃武力选项,而台湾如今早已无力主张“和平统一”。 马英九为啥突然又提“和平民主统一”?这跟岛内局势有关。 2024年赖清德上台后,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搞“台独”,不仅推动“大罢免”打压在野党,还把两岸关系定义为“敌对状态”。 这种操作让岛内民众苦不堪言,尤其是经济上,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过25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40%以上,半导体产业更是离不开大陆市场。 可民进党偏要跟大陆“脱钩断链”,结果呢?台商赴大陆投资比例从2010年的83.8%暴跌到2024年的7.5%,岛内基层产业被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得七零八落。 更讽刺的是,民进党一边喊着“抗中保台”,一边把台积电这样的核心产业当成“倚美谋独”的投名状。 台积电宣布要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岛内舆论都看不下去了,直言这是把台湾的“命根子”拱手送人。 这种“卖台媚美”的行径,连台湾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2025年台风“丹娜丝”过境,88岁老妇因停电点蜡烛葬身火海,灾民在社交媒体怒吼“后悔投票给民进党”,可赖清德却忙着“吃烤鸭”、搞政治算计。 在这种情况下,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论显得有点尴尬。 他强调统一必须排除武力,尊重台湾民意,但大陆这边早就明确表态,“台独”分裂行径绝不容忍,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5年7月,解放军单日派出20架次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还配合军舰进行联合战备警巡。 更不用说山东舰航母编队环台战巡、东风-17导弹部署这些动作,摆明了就是告诉台湾当局:武力选项一直都在。 有人可能会问,台湾不是还有“民主”吗?可看看民进党干的事就知道了。 他们把“大罢免”当成政治工具,企图通过“绿色恐怖”压制不同声音,连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参加海峡论坛都被骂“失格”。 这种所谓的“民主”,本质上就是“绿色独裁”,赖清德上台后抛出“公司并购论”,把国家主权当生意谈,结果被国际社会打脸——2025年世界卫生大会连续第八年拒绝台湾参与。 再看看台湾的经济,2024年GDP才7000多亿美元,连大陆的零头都不到,却要花190亿美元买美国武器。 这些钱本来可以改善民生,却变成了给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保护费”。 马英九说得没错,“战争没有赢家”,但民进党当局显然没把这句话听进去,他们一边花着老百姓的血汗钱搞“台独”,一边把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境地。 现在的台湾,早已不是马英九执政时期那个可以在两岸之间“走钢丝”的台湾了。 民进党把两岸关系搞到剑拔弩张,经济上又离不开大陆,这种矛盾让台湾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连马英九自己都承认,“一个政党若是为了台湾的需要与发展,不会走‘独立’路线”,可问题是,民进党根本不在乎台湾的未来,他们在乎的只有权力。 北京的态度很清楚:“一国两制”是最合理的方案,但如果有人非要逼到“一国一制”,大陆也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实现统一。 解放军的军机军舰不是摆设,台湾的“邦交国”越来越少,这些都是现实。 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听起来很美,但在民进党不断挑衅、台湾经济命脉被大陆牢牢掌控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实现的土壤。 说到底,台湾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统一”,而是“怎么统一”,大陆给过机会,“九二共识”、“一国两制”都是诚意满满的方案,可民进党偏要往“台独”死胡同里钻。 当台湾连基本的民生都保障不了,当解放军的战机天天在头顶飞,所谓的“和平统一”早就成了泡影。 马英九的呼吁或许能赢得一些掌声,但在现实面前,台湾早已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