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朝鲜比越南更缺电,为啥中国不向朝鲜出口呢?说句扎心的,不是因为越南钱多,而是朝鲜自己把送电这条路给“断了”,中国一旦出口给朝鲜,就可能有麻烦了…… 朝鲜国内的缺电状况十分严峻,哪怕是在平壤居民用电都经常限时供应,不少家庭一天只有两小时的稳定用电,高层住宅的电梯也运行得非常有限,工厂生产更难保证持续电力,有些农村晚上甚至看不到灯光。 主要原因是朝鲜的能源结构十分单一,依赖的煤炭和水电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常常出问题,外加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导致水电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很大问题。 朝鲜因为国际制裁和高度封闭,没办法获得大量外部援助和先进设备,技术迭代困难,国内百姓对供电紧张早就习以为常。 越南经济突飞猛进,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工业、服务业都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本国虽然也有点“供不应求”的苗头,但相较于朝鲜,能源体系市场化水平高,跟外部合作也很积极。 越南早就通过多条线路和中国形成了稳定的跨境电力贸易,每年中国输送给越南很多电,有效缓解了用电紧张。 越南不仅买得起中国的电,也愿意敞开大门推动电力、技术、投资多方面的深度合作,中国企业在越南参与建设电站、电网,这样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都能够顺畅进行。 很多人会问,那朝鲜难道不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吗?为什么合作没法复制?其实这里面难点非常多,光有“钱”还不够,朝鲜对能源特别警惕,始终将电力体系看作关系国家安全的命脉,朝鲜极少把自己的主电网同别国直接互联互通。 一旦把国家的用电命脉连接到外部电网,不仅在技术上面临兼容、稳定和分控问题,在突发情况下被“卡脖子”或者失去自主掌控,现阶段朝鲜和中国之间其实有很小规模的电力贸易,但总金额微乎其微,不足以解决根本困境。 中国愿意帮助也难以在目前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大规模送电,因为大容量跨境输电工程需要复杂的合作协议、超长的线路建设周期以及严密的安全措施,这些因素,朝鲜方面极其谨慎。 对越南的电力出口,在外部看来是中国和东南亚常见的经济合作项目,哪怕越南和中国存在一些争议,也基本通过市场和技术渠道解决没有额外负担,但一旦中国对朝鲜有大动作,不仅要顾及朝鲜自身的意见,还会被其他国家关注,甚至引发国际敏感反应。 朝鲜对本国能源命脉的自我把控,和外界环境的高度敏感,使得中国在推动合作的时候必须格外审慎,朝鲜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也宁可通过节能、发展小型水电或可再生能源来维持局部供电,也不会大规模让外部力量介入自家的核心电力系统。 哪怕基于人道和邻里友好出发,也要考虑送电线路一旦修好,后续维护、安全、政策调整,以及输出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风险,朝鲜态度的任何变化,都可能让中方陷入尴尬,对朝供电一事远不如对越南那样顺手,也不能简单通过市场化来运作。 朝鲜的用电紧张情况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自身政策和安全观念驱动的结果,虽然百姓和产业的现实需求确实很强烈,国家却更看重自主和谨慎,中国即使有能力有意愿,依旧很难推动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大规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