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却一个月只给脑瘫儿几百块的薪水,有人说老板太黑了!然而这些心智只有7、8岁的孩子们却不远万里来投奔他,请求跟他工作,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爸爸”! 深圳有一家特别的洗车行,名叫“喜憨儿洗车中心”,这里的员工不是普通的洗车工,而是16位智力存在障碍、心智水平大多停留在七八岁阶段的脑瘫孩子。 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2002年夏天,曹军第一次拿到儿子的体检报告时,手指颤抖,他的儿子曹洲溥在七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脑瘫,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新晋父亲的肩上。 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挑战,曹军和妻子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不再生育第二胎,选择把全部的精力和资源倾注在儿子一人身上,他们不愿让这个特殊的孩子在人生路上被孤单抛下,更不想让他日后被视作社会的边角料。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曹军的焦虑也在加深,他明白生活的艰难并不仅限于童年教育,真正的问题是成年之后,当父母老去,孩子该靠什么活下去?他开始主动寻找适合智力障碍人士的工作出路。 他走访了数以百计的行业,有些工作技术门槛太高,有些环境封闭孤立,不利于社交,还有的需要快速反应和复杂判断,几乎都不适合这些孩子们,就在他快要失望放弃之际,一次偶然看到小孩吹肥皂泡泡的画面给了他灵感,洗车或许是一条路。 洗车的流程虽然需要细致与规律性,但动作相对简单,且属于开放环境,有助于孩子们学习交流。 于是2015年,曹军自筹资金,又联合了九位拥有类似孩子的家庭,一共筹集了百万元启动资金,他独自承担了其中将近一半的成本,在深圳创办了第一家“喜憨儿洗车中心”,他们的共同心愿并不是赚钱,而是希望通过劳动,让这些孩子找到生活的尊严和社会的位置。 创业之初的困难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一个成年人几分钟能掌握的洗车流程,孩子们往往需要练上几天甚至几周,他们的协调性差、记忆力弱,常常今天刚学会,第二天又全忘光。 曹军没有放弃,他亲自把车身拆解成十八个区域,用颜色、图标等视觉提示强化记忆,并根据每位孩子的能力程度分配工作任务。 有的孩子负责玻璃,有的擦车身,还有的帮忙冲水,操作虽然慢,但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能成为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初的顾客,多是出于怜悯前来光顾,但久而久之,他们被孩子们的认真所打动,这些孩子固执地坚持标准流程,不肯跳步省略,最终洗出来的车,常常比一般洗车行还干净,顾客们也从最初的试探转为稳定的支持。 曹军坚持与市面价格持平,明码标价,拒绝收小费,他希望客户认可的是孩子们的劳动质量,而非同情心。 三年内,洗车总数超过十万台,就在一切稳步发展时,一份员工工资单被人拍照上传至网络,迅速引发轩然大波,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曹军选择沉默。 真正的解释,来自于孩子的父母,他们向外界说明,这几百元是扣除了店里提供的住宿、伙食以及社保费用后,孩子们拿到手的“可支配零用钱”。曹军不仅为每位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还承担了大部分生活照料费用。 他们还透露,洗车行的实际收入远未达到舆论估算的水平,每月固定支出高得惊人,实则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家店并不只是一个洗车场,它像一个特殊的家,有些孩子生活无法完全自理,曹军亲自教他们日常打理,每逢节假日,还组织聚餐和娱乐活动,孩子们渐渐地不再畏惧外界,与人沟通变得自然,他们眼中那个严厉又温柔的老板,被亲切地称为“曹爸爸”。 随着更多人了解真相,舆论开始反转,社会各界的支持接踵而至,在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模式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已在40多个城市落地,为四百多位心智 障碍人士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机会。 曹军并未止步于此,他正在筹划一所专门为这些孩子年老后提供照护的养老院,他明白洗车只是短期的手段,而真正让这些生命有尊严地走完一生,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这个曾被误解为“黑心”的老板,其实是一位默默托举无数家庭希望的父亲,他不靠口号宣传善意,而是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告诉社会,给予这些特殊孩子一份工作,不只是让他们有饭吃,更是让他们获得存在的价值,在这个逐利的世界里,曹军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却也照亮了更多人的方向。 信源:半岛都市报——新闻周刊洗车行里“长不大的孩子”
猜你喜欢
一觉醒来三儿们看到天都塌了,万万没想到,这个新规太解气了!终于可以给原配撑腰
2025-07-16
聂颖若雪说事阿
柴桑大姐说,大娘在封封有房子!柴桑大姐在直播间说:我们一直都是坦坦荡荡,光明
2025-07-16
时刻纯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