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俄罗斯国防部刚刚宣布了! 7月14日俄军头号指挥官格拉西莫夫冒着炮火突袭顿涅茨克前线!就在枪林弹雨的红军城方向,他亲自检查“中央”集团军作战,当场听汇报、拍板新任务,这阵仗太罕见! 格拉西莫夫是谁?那可是俄军的灵魂人物,现任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大佬应该坐在后方指挥部里运筹帷幄,怎么突然跑到前线来“玩命”了?难道是嫌自己命太长? 说白了,这事儿背后透着浓浓的焦虑感。顿涅茨克地区作为俄乌冲突的关键战场,已经持续争夺了数月之久。 从2022年8月的巴赫穆特战役开始,到2024年阿夫迪夫卡等地的战斗,俄军虽说逐步控制了顿涅茨克州超过60%的区域,但推进速度那叫一个“龟速”。用网友的话说,“俄军这是在顿涅茨克种地呢?” 更尴尬的是,俄军的推进速度不仅慢,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拿巴赫穆特战役来说,这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斗,双方死伤惨重,俄军虽说拿下了这座城市,但也元气大伤。如今在顿涅茨克,俄军又陷入了类似的僵局,每天都在和乌军“磨洋工”。 在这种情况下,格拉西莫夫亲临前线,很可能是为了提振士气,给前线将士打打鸡血。可问题是,士气这东西是靠喊口号就能提起来的吗?看看俄军的现状,装备老旧、后勤不足、士兵疲惫,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格拉西莫夫天天来前线“打卡”,又能有多大作用? 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乌克兰东部的工业重镇,更是俄乌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对于俄罗斯来说,控制顿涅茨克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向乌克兰腹地推进;对于乌克兰来说,守住顿涅茨克则是保卫国家的关键。 可现实是,俄军在顿涅茨克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尽管俄军拥有兵力和火力优势,但在乌军的顽强抵抗下,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乌军利用地形优势和防御工事,与俄军展开了持久战,让俄军吃尽了苦头。 更让俄军头疼的是,乌军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美国、德国等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HIMARS火箭炮等,这些武器让乌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反观俄军,虽然也在不断升级装备,但与乌军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的推进速度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有军事专家分析称,按照俄军目前的推进速度,想要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州,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这可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格拉西莫夫亲临前线,表面上看是“身先士卒”,实则是俄军高层对当前战局的无奈之举。在顿涅茨克战场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俄军急需找到一个突破口,而格拉西莫夫的这次行动,很可能是为了推动“中央”集团军的作战计划,试图打破僵局。 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格拉西莫夫作为俄军的核心人物,一旦在前线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他可是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人物,如果真的在前线“光荣”了,俄罗斯的士气估计会跌到谷底。 此外,格拉西莫夫的这次行动也可能是在向外界展示俄军的决心和信心。毕竟,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情况下,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俄罗斯此举,很可能是想向世界证明,俄军依然有能力掌控局势。 格拉西莫夫突袭顿涅茨克前线,看似是一记“妙招”,实则暴露了俄军在顿涅茨克战场的困境。尽管俄军拥有兵力和火力优势,但在乌军的顽强抵抗和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绝非易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军的推进速度缓慢、装备老旧、后勤不足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而乌军则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地拖住了俄军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顿涅茨克战场很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拉锯战。 对于俄罗斯来说,格拉西莫夫的这次行动或许能在短期内提振士气,但想要彻底改变战局,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顿涅茨克很可能会成为俄军的“滑铁卢”,让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总之,格拉西莫夫突袭顿涅茨克前线这事儿,看似轰轰烈烈,实则透着浓浓的无奈和焦虑。俄军想要在顿涅茨克战场取得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乌克兰能否守住顿涅茨克,也将成为决定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