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媒称,德国军方表示不怕俄罗斯,随时准备迎战俄军。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利斯说,如果

美媒称,德国军方表示不怕俄罗斯,随时准备迎战俄军。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利斯说,如果俄罗斯进攻波罗的海三国,德国军队随时准备开战,这是德国军队的职责。 德国这次的军事动作可不是临时起意。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的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核心成员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皮斯托利斯在多个场合强调,德国必须承担起维护欧洲安全的责任,尤其是在北约东翼。为此,德国不仅大幅增加了国防预算,还在立陶宛部署了数千名士兵,组建了一支重型战斗旅。这些部队配备了先进的豹2A7主战坦克和PZH2000自行榴弹炮,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军工扩产是德国军事准备的重中之重。皮斯托利斯要求军工企业摒弃一切顾虑,全力生产武器弹药。莱茵金属公司作为德国最大的军工集团,最近获得了一份价值85亿欧元的订单,专门生产155毫米口径炮弹。 这些炮弹不仅用于补充德国国防军的库存,还将大量供应给乌克兰。为了满足需求,莱茵金属公司计划将年产量从7万发提高到70万发,甚至考虑在乌克兰建立分厂。其他军工企业也在加速扩产,亨索尔特公司的传感器产量增加了3倍,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则新增了2000个岗位。 德国的军事部署也在不断升级。除了在立陶宛的常驻部队,德国还参与了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多次联合演习。2025年,德国将在立陶宛建立一个永久性军事基地,这是二战后德国首次在海外长期驻军。 该基地将容纳约5000名士兵和200名文职人员,配备完善的后勤设施和训练场地。德国军方表示,这个基地将成为北约东翼的重要支点,能够快速响应任何威胁。 德国的强硬立场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并警告任何军事挑衅都将招致严厉报复。俄罗斯外交部也召见了德国大使,表达了对德国军事动向的担忧。然而,德国似乎并不打算退缩。 皮斯托利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的军事准备是为了威慑潜在的侵略者,而不是主动挑起冲突。他强调,只有实力雄厚,才能在谈判桌上拥有话语权。 德国国内对扩军的态度存在分歧。一方面,大多数民众支持增加国防开支,认为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据民调显示,超过60%的德国人赞成提高军费预算。另一方面,部分政党和民众担心这会挤压社会福利和民生领域的投入。 德国政府在2024年的预算中削减了社会福利支出,但军事开支却增加了17亿欧元。这种“重军事、轻民生”的做法引发了经济学家和工会的批评,他们认为这将损害德国的长期竞争力。 德国的军事转型也面临着技术和供应链的挑战。尽管德国军工企业在扩产,但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仍然依赖进口。例如,电子元件和稀土材料主要来自亚洲国家,一旦供应链中断,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此外,德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投入不足,可能导致其军事技术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德国政府计划加大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目标是将研发支出提高到GDP的3.5%。 德国的军事动向对欧洲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德国的强硬立场增强了北约东翼的防御能力,有助于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野心。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加剧欧洲的军备竞赛,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 法国等欧盟国家对德国的军事主导权表示担忧,担心德国会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德国的军事转型也可能影响其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德国曾是俄罗斯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但随着局势恶化,德国已大幅减少了对俄能源的依赖。 德国的军事准备是其应对复杂安全环境的必然选择。通过扩产武器弹药、加强军事部署和推动国防改革,德国试图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