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炎夏的周末,手机上点餐的诱惑如无形的热浪,汹涌得令人窒息。美团、淘宝闪购、京东这

炎夏的周末,手机上点餐的诱惑如无形的热浪,汹涌得令人窒息。美团、淘宝闪购、京东这些巨兽,仿佛将钞票堆砌成燃料,点燃了一场夏日外卖之战。

几百亿、上千亿?这数字已模糊得失去了形状,只知道周末红包一甩就是十九块大洋,点一份饭最终只花几块钱——这诱惑,如同三伏天里的一口冰水,谁能拒绝?

空调房成了堡垒,手机屏幕成了城门。点几下,便坐拥食物。谁还愿意冒着酷暑,自己开火折腾?那点餐的轻松,瞬间便把出门觅食的念头彻底淹没了。

然而,城市另一端,街边小馆的老板们,在热浪与冷清中煎熬。本该人声鼎沸、收银机欢唱的周末黄金时段,店里却只回荡着风扇单调的嗡嗡声。

串串店的竹签寂寞地躺在空盆里,烧烤架上往日滋滋作响的油星,此刻也寂灭无声;跷脚牛肉和米线店勉强维持着三成上座率,至于那些卖小吃的摊点,顾客直接少了一半——这微薄收入,如何喂饱一家人的指望?

他们这营生,本就是一粒米一粒米积攒起来的。外卖平台这一轮补贴的惊涛骇浪拍过来,无异于抽干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浅浅水洼。

更令人心焦的是,那些连平台门槛都够不着的街边地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补贴的河流里捞鱼,自己手中的破碗却空空如也,连一滴水也接不到。这哪里是竞争?这分明是让一群赤手空拳者,隔着深渊,眼睁睁看着对岸分发兵器。

这重击落在实体餐饮业身上,无异于雪上又覆一层寒霜。许多小店老板本就艰难支撑着在风中摇晃的招牌,此刻这惊涛骇浪,已然带着摧毁性的力量。

平台那头,却是另一番景象:订单量冲破天顶。美团一日便送出1.5亿单,再加上淘宝京东的份额,一天之内三亿多份外卖在城市血脉中奔涌!骑手们化作不停歇的陀螺,在烈日下穿梭,送餐送到腿脚发软,汗水浸透衣背。

虽然辛苦,但补贴之下收入尚可,算是痛并快乐着。他们车轮滚动的轨迹,织成一张无形巨网,网住了空调房中的食客,也困住了街边那些微弱挣扎的炉火。

平台大额补贴,表面是消费者坐收渔利,平台抢占市场;其背后却是整个行业生态链的剧烈震荡与残酷筛选。

那些无法接入这“输血”系统的实体小店,如同被抛在干涸河床上的鱼,在烈日下无助翕动。当科技巨轮轰鸣向前,碾过的是无数细密如尘的谋生之路。

这汹涌的“便利”浪潮之下,淹没了多少赖以生存的方寸之地?我们今日所享受的每一分廉价便捷,或许早已在暗中标记了价格——那账单,是无数小人物被碾碎的生计,悄然垫付了时代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