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还有多少进口俄制武器?米17依赖进口居然是因为自己造的太贵。都知道中国自研能

中国还有多少进口俄制武器?米17依赖进口居然是因为自己造的太贵。都知道中国自研能力强,那你知道我们手里头还有多少进口的俄制武器吗,为什么我们还要留着呢。 进口米17直升机,竟然是因为自己造的太贵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先提到了米17,那我们就从陆军开始说起,这款直升机有很多型号,比如米171、米17V5等,它在陆航部队里的地位就跟耕地的老牛一样,勤勤恳恳,啥活都干。 运输,搜救或者突击,能文能武,而且可靠性很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虽然部分性能有点跟不上时代了,但现在依旧有用武之地。 这么好用的一款武器,要想不受制于人,最完美的办法就是引进生产线自己造,可是,当我们满怀期待要自己制造时,现实却不允许。 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造一架国产化米17V5,成本是2000万美金左右,可是呢,如果直接购买俄制米17,价格却只有1200万美金,如果再多满足一些俄方的要求,价格甚至可以降到600万。 后来,我们还尝试过自研,比如说国产的直8G,性能和可靠性都可以向米17看齐,但一看造价,将近1900万,还是比直接进口贵得多。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自己制造的话,原材料、人工啥的都能自己把控,为什么还比进口的贵呢?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研发成本,生产米17系列直升机的米里设计局都已经运转了几十年了,生产的直升机都数以万计,早就把研发成本给平摊地差不多了。 可咱们这边才刚上手,很多环节还不够成熟,生产线的成本肯定降不下来,所以,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继续进口米17。 现实也是如此,2019年,我们一口气进口了121架俄制直升机,其中一多半都是米17系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进口的米17系列应该有300架,以后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虽然现在咱们有了直20、直8等又强又稳的优异国产直升机,但产能还一时半会儿跟不上,所以,便宜又好用的米17系列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此外,陆军还有一款有名的俄制装备,他就是道尔M1防空系统,这玩意是上世纪末新世纪初陆续进入国内的,一共订购了30套。 不过,中国军事在发展,如今的我们已经有了红旗17和红旗17A,这哥俩的性能更强大,而且已经大量列装部队。 那我们为何还要继续紧咬着道尔M1不放呢,原因跟米17正好相反,因为M1实在是太贵了。 这玩意一套就得2600万美金,基本等于一架枭龙2战斗机,这么贵的装备,要是不让它多列装几年,那就太亏了。 哪怕这玩意以后不再能满足作战需要了,我们也大概率会让它多在部队撑一会,毕竟还能充当假想敌部队,满足军演需要。 空军方面,我们也有不少俄制武器,S300和S400防空导弹,还有伊尔76运输机,前面那俩防空导弹,价格也是贵得离谱,都要按亿计算。 伊尔76运输机也是中国空军的一员老将了,过去二三十年,我们从大俄和小乌那里引进了近40架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 虽然现在,运20已经大规模列装了,但运输机谁嫌多呢,只要能用,那就不可能退役。 海军这边也是一样,我们90年代购买了20架卡28反潜直升机,到现在还留着呢,只是直升机电子设备比较落后,而且剩余寿命也不多了。 在如今中国海军装备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款直升机已经越来越跟不上节奏,未来被国产先进反潜直升机替代是迟早的事,或许,它也会成为未来中国最先淘汰的一批。 总的来说,中国现在进口的俄制武器数量相比以前已经大幅减少了,那些还留着的,基本都是成本原因,而非性能因素。 编辑: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