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通报的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当中,提及时任广西恭城县委书记邓晓强,挪用6500万元财政资金强行上马,最后却成了烂尾工程,殆害至今。
恭城是一座体量不大的小县城,人口不过30万左右,经济状况一般,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但就在这种情况下,邓晓强却强上硬上,在其担任县委书记的第二年,就上马了总投资16.5亿元的项目。要知道,恭城县2018年全年的GDP还不到80个亿,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但是,邓晓强可不管这么多,他担心召开县常委会的时候有人反对,就通过召开四套班子负责人会议的形式减小阻力,美其名曰“一把手”领衔推动的假象。邓晓强胆子很大,吃相也极为难看,项目上马后,他直接交给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来建设,县委书记转眼成了幕后大老板,干起了自己的生意。
这座占地140亩的项目,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难以为继,在投入5.4亿元后陷入停滞,成了半拉子烂尾工程。
生于1965年的邓晓强,一度有着大好前程,他不到30岁便成为处级干部,35岁左右成为一县之长,是桂林当年最年轻的县长。在担任兴安县县长之后,他又先后担任过桂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桂林市卫生局局长、桂林市卫计委主任等多个职务。
2016年5月,51岁的邓晓强迎来仕途高光时刻,出任恭城县委书记,在这个位置上,邓晓强一任就是5年,直至2021年9月转任恭城县人大党组书记、主任。2022年7月任上被查。
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邓晓强除了亲自下场做生意之外,还通过各种方式敛财,为了方便自己,他还把“身边人”安排在县城投公司等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处心积虑为“私人项目”实施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