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廖昌永对妻子说:“我妈七十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接她来一起住,可她是农村人,怕你接受不了。”妻子淡淡回应一句话,让廖昌永心情复杂难言。 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7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独自抚养他和三个姐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农村寡妇要养活四个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母亲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她白天干农活,晚上帮人缝补衣服,一分一厘地攒钱供孩子们读书。廖昌永从小喜欢唱歌,母亲虽然不懂音乐,却知道儿子有天赋。于是,她省吃俭用,甚至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猪,凑钱给他买了一把二胡。 后来,廖昌永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临行前,母亲塞给他一叠皱巴巴的零钱,那是她攒了半年的积蓄。她只说了一句话:“好好学,别辜负自己。” 刚到上海那会儿,廖昌永的生活非常拮据。他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将省下的钱全用来买乐谱。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份意外的温暖。从大二开始,他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50元的汇款,附言上写着:“多吃点肉。”这笔钱持续了整整四年,却始终查不到汇款人是谁。 直到毕业前,廖昌永偶然发现,汇款单上的字迹和班上一位女同学的笔迹一模一样。原来,父亲是当地文化局局长的王嘉注意到廖昌永生活艰难后,不愿伤他自尊,于是就选择匿名资助。深受感动的廖昌永慢慢地就和王嘉走到了一起,毕业后两人就结了婚。 而王嘉始终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甚至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他渡过难关。成名后的廖昌永,始终惦记着自己的老母亲。但他又担心妻子无法接受农村婆婆,毕竟,婆媳俩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有巨大差异。 再三犹豫后,他才试探着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可王嘉听完,没有丝毫犹豫:“你妈就是我妈,咱们把妈接到身边一块儿生活吧。”第二天,她直接开车去乡下,把婆婆接到了上海。
为了让婆婆适应城市生活,王嘉每天陪她聊天,教她用电器,甚至专门学习糖尿病饮食管理,亲自为婆婆准备低糖饭菜。以至于邻居们都说:“老太太有福气,儿子孝顺,儿媳更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 其实,这个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廖昌永的孝心,更因为王嘉的包容与善良。她没有因为自己的优越家境而轻视丈夫的出身,反而用行动证明了,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更是接纳对方的全部,包括他的家庭、他的过去。 如今,廖昌永已是享誉国际的歌唱家,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女人:一个是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母亲,另一个,就是那个默默支持他、对他说“你妈就是我妈”"的妻子。 只能说,爱,不是华丽的誓言,而是平凡日子里的理解与担当。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廖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