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如果中美之间达成共识,暂时都不要掀桌子,而是继续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和体系,那么联

如果中美之间达成共识,暂时都不要掀桌子,而是继续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和体系,那么联手收割欧洲就是必要的一步。 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毕竟中美正在各个领域激烈博弈。但别搞错了,这并非一个需要双方坐进密室、签署协议的阴谋。 当两大巨头都意识到,直接碰撞的代价是彼此都无法承受的核冬天时,寻找一个共同的、能带来巨大利益的泄压阀就成了必然选择。 欧洲势弱而多财,家贫而妻美。内部四分五裂,各国各说各话,连搞定一个不断失血的俄罗斯都显得力不从心,其真实的战略行动力早已暴露无遗。 所谓的超级大买卖可能正在酝酿。最近共和党那边的调门是不是变了?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突然就拿中国是特殊情况来打马虎眼。 这背后是资本的真实流动。前财政部长鲍尔森在北京的穿梭,绝不是简单的喝茶聊天,而是在为华尔街和某些政治派系探路,评估一场潜在交易的巨大收益。 2008年我们帮过他们,这次面对一个能让美国资本安全输出、同时又能削弱欧洲这个潜在经济对手的机会,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对中国而言,欧洲的高端工业产能,与其留在那个能源成本高昂、政治上越来越不友好的地方,不如转移到供应链更稳定、市场更广阔的自家地盘。 对美国而言,一个产业空心化、只能专注于金融和服务的欧洲,也更容易控制,还能顺手接收一部分逃离欧洲的工业资本,就像《通胀削减法案》正在做的那样。 于是,一幅奇特的景象出现了,美国用安全和金融议题敲打欧洲,我们则用市场和供应链引诱欧洲。双方一推一拉,欧洲的工业基础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融化、被分食。 当然,欧洲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业。他们会挣扎、会反抗、会高喊战略自主。但当能源的命脉被别人攥在手里,当内部的团结永远只是纸上谈兵,这种挣扎又能持续多久? 最终,一个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的、专注于旅游和服务业的欧洲,或许真的会成为一个和平美丽的世界公园。 但这和平的代价,是彻底交出自己的命运主导权,成为一个用黄金打造的、精致而脆弱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