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一开始,俄罗斯的目标很单纯,就是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正好卡在俄罗斯和西欧之间,是个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 如果乌克兰真成了北约成员国,那北约的军事力量就直接顶到俄罗斯家门口,普京怎么可能不紧张?所以2022年,俄罗斯决定先下手为强,想着打出一拳,吓退西方。 结果没想到,西方国家集体下场支持乌克兰,不仅提供大量武器装备,还对俄罗斯发动了大规模经济制裁。本来普京以为是“打一巴掌就服软”,谁想到对方却来了个“集团作战”。 到这时候,俄罗斯就知道,这不是一场局部冲突,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地缘博弈。 既然已经骑虎难下,普京也干脆不演了,把目标一步步升级。从最开始的“不要让乌克兰进北约”,变成了“掌控顿巴斯、扎牢战略屏障”,再后来直接是“争夺国际话语权、挑战西方秩序”。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仗已经从“防守战”变成了“攻坚战”,不仅关乎安全,更关乎尊严和未来。 乌克兰这边,也不是说想退就能退。 美国和欧洲把乌克兰当成遏制俄罗斯的前线,一直在提供援助;而且,泽连斯基也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乌克兰宪法规定战时可以不换总统,所以泽连斯基干脆靠战争延长了任期。 但如果他真接受停战、割地、拒绝北约,那等于亲手把自己的政治生涯推入深渊。 更别说,俄罗斯开的条件根本不是“谈判桌上能聊的事”。要求乌军投降、交出争议领土、还要乌克兰放弃北约并改组政府,这哪是谈判,简直是逼宫。泽连斯基要是答应了,不用等到谈判结束,估计国内先炸锅。 而就在这胶着阶段,国际上也开始乱成一锅粥。美国财政压力山大,国内一堆事没处理好,还要对外烧钱,连特朗普都开始频繁与普京通话,试图“劝和”。 可同时,美国还在推自己的能源和矿产协议,连乌克兰锂矿也想染指。结果还没谈妥,俄罗斯早就先下手,占了乌东重要的锂矿资源。 别小看锂矿,现在电动汽车火得不行,锂电池是核心零件。中国的比亚迪能打得过美国福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家掌握了电池核心技术。 特朗普看着着急,赶紧推动签协议,可还是晚了一步。这也说明,乌克兰这块土地不只是地缘要地,还是资源宝库,各方都盯着。 再说俄罗斯自己,虽然一开始被西方制裁得挺惨,但撑到现在,反而练出了“战时经济体质”。大量资金流向军工行业,无人机、导弹的产能飞速上涨。 光是2025年7月初的一次行动,就发射了500多架无人机,连伊斯坎德尔导弹和“匕首”导弹都上了,打得乌克兰首都一片废墟。这种“饱和式”打击方式,对乌克兰来说防都防不过来。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从朝鲜那边拉来了支援,据乌克兰方面的说法,7月到8月,朝鲜准备增派3万兵力。这意味着,俄罗斯的战争资源和后援力量,还没到底。 至于欧洲,虽说也在援助乌克兰,但内部矛盾严重,经济被这场战争拖得一身疲惫。 德国、法国这些经济大国都对继续加大支持持保留态度,而像波兰这样的邻国反而越加激进,不仅增加军费,还在北约框架内进一步靠近美国。 对俄罗斯来说,这些都构成了长期的安全威胁,战争如果现在停,北约的东扩不但不会停,还会更快,到时候再想反制就难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俄罗斯现在其实是“有利可图”。手里掌握了大片乌克兰东部地区,控制了战略城市和重要矿产资源,同时也看到了西方援助的疲软和内部意见分裂。 如果这个时候谈判,不仅丧失筹码,还可能在国际上被看作“认输”。对普京来说,这样的结果等于自毁根基。 再从普京本人的角度看,他现在需要一个“胜利”的结果,不只是为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战争初期,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很多人支持这场所谓的“反西方斗争”。要是现在撤兵,舆论反噬马上就来,这对普京来说风险太大。 所以说,现在这场战争,不是谁想停就能停的。乌克兰背后是美国和欧洲,不敢随便妥协;俄罗斯也不能轻言收手,不然前面三年白打了。双方不仅在战场上互掐,谈判桌上也各说各话,几乎没有交集。 而且,这场战争从一开始的军事冲突,已经升级成一场全球格局重塑的较量。俄罗斯不再满足于保住边境安全,它要在国际秩序中重新争取发言权,要借这场战争告诉西方:你们说了不算,我也能有一席之地。 在这种豪赌心态下,20%的土地不过是“最低配置”,要是拿不到更大的战略胜利,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手。

评论列表

用户96xxx55
用户96xxx55 2
2025-07-16 07:05
不退还收的了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