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贾宝玉在学堂当中被欺负,也是一件小事。 在小说当中,欺负贾宝玉的都有谁呢?为何还敢有人欺负他?对此,在书中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是这么写的: 秦钟的头早撞在金荣的板上,打去一层油皮,宝玉正拿褂襟子替他揉呢,见喝住了众人,便命:“李贵,收书!拉马来,我回去回太爷去!我们被人欺负了,不敢说别的,守礼来告诉瑞大爷,瑞大爷反倒派我们不是,听人家骂我们,还调唆他们打我们茗烟,连秦钟的头也打破,这还在这里念什么书!茗烟他也是为有人欺侮我的。不如散了罢。” 其实在小说当中,真正被欺负的,并不是贾宝玉本人,而是贾宝玉的好友秦钟!贾宝玉只是为了维护秦钟,这才认为别人欺负了自己!也就是说,贾宝玉自认为被欺负,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尊贵的地位,自己带来的好友被欺负,就等于自己被欺负。看来,年轻时代的贾宝玉,已经学会了仗势欺人了。 只不过,接下来贾宝玉的跟班李贵的态度,倒是折射出书中的一个事实,那就是金荣就算是年轻不懂事,也不该欺负贾宝玉和秦钟。为什么呢?在书中,有一个极小的细节,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宝玉道:“这是为什么?难道有人家来得的,咱们倒来不得?我必回明白众人,撵了金荣去。”又问李贵:“金荣是那一房的亲戚?”李贵想了一想:“也不用问了。若说起那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弟兄们的和气了。” 假如金荣的身份真的和贾宝玉差不多,李贵的态度,就不会是“想了一想”,也不会说“也不用问了。若说起那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弟兄们的和气了。”李贵的这个“想了一想”的态度,折射出书中的两个现实: 现实一:金荣的身份,确实没有贾宝玉尊贵。但是就算金荣的身份没有贾宝玉尊贵,但是人家能在这个学堂里读书,也多少和贾府有点关系,既然有关系,李贵就不敢得罪。所以,李贵才说,“也不用问了。若说起那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弟兄们的和气了。”李贵的这番态度,并不是在帮助金荣开脱,实际上是求自保,不希望自己牵扯进两家的纠纷当中。 现实二:贾宝玉本来是和金荣等人以兄弟相称的,既然是以兄弟相称,自然也就不分尊贵卑贱。但是此时的贾宝玉已经被挑起了性子,非要仗着自己是贾府嫡孙的身份,要和金荣分出个高低贵贱来。这不是也说明,平时的贾府,是如何的仗势欺人?不然,贾宝玉又从什么地方学来的这副嘴脸呢? 那么,贾宝玉学堂被欺负,李贵的态度折射出两个书中的现实!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