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越南急了!中国怎么办? 最近越南突然搞了个大动作。从 2026 年 7 月开始,

越南急了!中国怎么办? 最近越南突然搞了个大动作。从 2026 年 7 月开始,河内市中心区域要全面禁止燃油摩托车通行。消息一出,当地摩托车车主瞬间炸了锅,街头巷尾全是讨论声。 毕竟越南可是 “摩托车王国”,全国摩托车保有量超过 7700 万辆,平均每 1000 人就有 770 辆,首都河内更是有 730 万辆摩托车,占机动车总数的 80% 以上。这禁令一下,相当于给燃油摩托画了个 “死亡圈”,直接把它们从核心城区扫地出门。 越南为啥急着禁摩?主要是被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逼的。河内 PM2.5 年均值是国家标准的两倍,摩托车尾气贡献了大部分污染物。早晚高峰时,摩托车大军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连过马路都成了 “生死挑战”。 更麻烦的是,摩托车还滋生了治安问题,胡志明市的 “飞车党” 就是典型例子。再加上越南承诺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禁摩成了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这政策对越南社会冲击不小。外卖骑手首当其冲,他们大多依赖摩托车接单,禁令实施后可能得换电动车,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普通居民也头疼,河内公共交通覆盖不足,很多小巷子公交车根本进不去,没了摩托车出行成难题。不过年轻群体反应不一样,不少大学生和上班族开始关注电动摩托车,毕竟使用成本低,还能避开限行。 中国企业却在这波政策里看到了机会。雅迪、台铃等品牌早就盯上了越南市场。雅迪在越南北江省建了年产能 200 万辆的工厂,还针对越南多山多雨的地形,专门优化了电动车的防水和减震性能。 台铃更直接,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河内推广电动摩托车替代燃油车,首批就提供了一批车辆用于外卖配送。这些企业不仅卖车,还在当地布局充电网络,雅迪已经开了 700 多家门店,台铃的越南工厂也在加速建设。 中国政府也没闲着。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电动车技术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 “一带一路” 绿色合作,把中国成熟的电动车产业链经验输出到越南。 比如台铃和 “一带一路”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合作,在越南开展电摩试点项目,既帮助当地减排,又打开了市场。 但中国企业得吸取历史教训。20 年前,中国摩托车凭借低价横扫越南市场,结果同行恶性竞争导致质量下降,最终被日本品牌反超。 这次电动车出海,必须把品质放在首位。雅迪就很聪明,不仅建厂生产,还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根据当地需求定制产品,同时严格把控质量,避免重蹈覆辙。 越南政府也在积极铺路。为了缓解禁令冲击,他们推出 “以旧换电” 计划,给换购电动车的居民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还计划对电动车企业减免税费,鼓励扩大产能和建设充电桩。 越南电力集团更是砸下重金,升级电网和充电设施,V-GREEN 公司计划两年内建 15 万个充电站,为电动车普及打下基础。 这场禁摩风波,本质上是一场能源革命。越南的焦虑,恰恰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机遇。从雅迪的工厂到台铃的试点,从政府的政策支持到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越南:绿色转型不是单选题,而是可以共赢的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