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最近有消息传来,2025年7月7日,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还未完全尘埃落定之时,又悄悄收紧了另一项关键物资的出口——石墨电极,这事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石墨电极是电炉炼钢的核心材料,电弧炉里那高达3000℃的高温全靠它来维持。 电炉炼钢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环保压力下传统高炉炼钢被逐步淘汰,电炉炼钢成了主流。 而石墨电极就是电炉的“心脏”,没了它,电炉根本转不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都说,石墨电极比稀土还要珍贵,稀土虽然重要,但应用领域相对分散,而石墨电极在炼钢中的不可替代性更强。 全球钢铁行业对石墨电极的需求刚性极高,一旦供应中断,整个钢铁产业链都得停摆。 而且石墨电极的生产技术门槛高,需要高温石墨化等复杂工艺,不是谁都能生产的。 中国在石墨电极领域的地位,说是全球霸主也不为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像方大炭素、吉林炭素等企业,都是全球知名的石墨电极生产商。 2025年2月和4月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石墨电极出口量分别为1.78万吨和3.02万吨,主要出口到韩国、印度、埃及等国家。 全球对中国石墨电极的依赖性有多强,看看几个发达国家的进口占比就知道了。 韩国是中国石墨电极的最大进口国之一,2025年2月进口量为0.16万吨,环比增长21.57%,日本虽然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了95.2%的反倾销税,但2025年2月,仍从中国进口了0.03万吨。 美国2025年4月,从中国进口石墨电极0.02万吨,虽然数量不大,但考虑到美国钢铁行业对电炉的依赖,中国电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依然不可替代。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收紧石墨电极的管制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石墨电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收紧管制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是产业升级,中国正在推动钢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收紧石墨电极出口可以促使国内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国家安全也是很重要的,石墨电极不仅用于炼钢,还在新能源电池、核工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加强管制,可以防止关键技术和资源被滥用。 中国收紧石墨电极的管制,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中国石墨电极的价格相对较低,一旦供应减少,进口国可能需要从其他国家高价采购,导致钢铁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依赖中国的国家可能需要寻找替代来源,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就像韩国POSCO Future M公司,虽然开发出了石墨电极制造技术,但预计需要4-5年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这也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不过中国这次的管制措施,并不是一刀切断,而是严格管控,根据2025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石墨电极被纳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特殊保护。 同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高敏感石墨物项实施出口许可制度,对低敏感物项取消临时管制。 这意味着符合规定的出口申请仍有通道,体现了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际贸易平衡之间的努力。 从这一系列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致力于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法依规进行的,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对特定石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国愿意与各国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但也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胁迫和单边制裁。 石墨电极出口管制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一场资源博弈,实际上反映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既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类似的资源竞争还会持续,但中国将始终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与各国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