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的高人已经预判了马斯克及“美国党”的结局,马斯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看看中国历史,了解一下历朝历代,那些试图变法的强人的下场。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最近一个月,美国政坛上演了一出“盟友反目”的大戏,马斯克与特朗普因“大而美法案”公开决裂,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的特斯拉,成了这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这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些试图变法却最终折戟的强人,商鞅、王安石的过往经历,仿佛又在万里之外的美利坚重演了一遍。 商鞅这位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堪称“强国教科书”。 公元前356年,商鞅以“废井田、开阡陌”打破贵族土地垄断,用“军功爵制”让平民有了上升通道,更以“什伍连坐”强化基层治理。 短短二十年,秦国从“诸侯卑秦”的西陲弱国变成“虎狼之师”,为百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根基。可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旧贵族以“谋反”罪名车裂。 为什么让秦国脱胎换骨的功臣,最终还是落得如此下场,根本原因在于,他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废除世卿世禄制让贵族失去特权,严刑峻法得罪了官僚阶层,就连太子驷都曾因触犯新法被割掉老师的鼻子。 这种“变法成功、变法者亡”的悲剧,在封建时代反复上演。 今天的马斯克与商鞅竟有惊人相似,作为特朗普2024年胜选的“大金主”,他曾斥资3亿美元支持特朗普,还出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试图推动改革。 但当“大而美法案”触及他的核心利益——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终止星链政府合同——时,这位科技巨头瞬间从“座上宾”变成“眼中钉”。 特朗普不仅公开指责他“忘恩负义”,还暗示要驱逐马斯克,甚至考虑抛售自己的特斯拉汽车。 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做派,像极了商鞅变法时秦国旧贵族的反扑,当年甘龙、杜挚之流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攻击商鞅,如今特朗普用“失去理智的人”来贬低马斯克,本质都是既得利益者对改革者的绞杀。 再看马斯克的“美国党”计划。这让我想起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困局。 王安石的青苗法本意,是低息贷款帮助农民,但执行中却变成强行摊派,富户被迫借贷、贫户无力偿还,最终沦为“官府敛财工具”。 马斯克的“美国党”同样面临类似难题:美国选举制度天然偏向两党,50个州的参选门槛如同“制度牢笼”,仅收集选民签名就需要数千万美元投入。 更致命的是,马斯克的政治根基远不如王安石——后者好歹是宰相出身,而马斯克不过是个“跨界玩家”。 当年王安石依靠宋神宗才勉强推动变法,如今特朗普掌控的共和党,岂能容忍“美国党”分走选票? 这场政治博弈的经济代价,更是触目惊心。 “大而美法案”通过后,特斯拉每年将损失17亿美元利润,全美充电网络扩建计划资金被腰斩,马斯克的净资产缩水340亿美元。 更严重的是,特朗普政府启动对SpaceX合同的全面审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卫星通信项目面临停滞风险。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与商鞅变法后,秦国贵族对改革成果的破坏如出一辙——当年商鞅虽死,变法已成国策,但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却可能因政治斗争元气大伤。 有人说马斯克有钱有技术,或许能逆天改命。 看看美国历史就知道这有多难,1992年罗斯·佩罗创立改革党,带着19%的选票冲击白宫,最终却因党内分裂黯然退场。 1912年罗斯福组建进步党拿下27%选票,可随着他淡出政坛,政党瞬间烟消云散。 这些案例揭示残酷现实:在美国,第三党要么被两党招安,要么因领袖倒台而消亡。 马斯克的“美国党”若不能解决资金、组织、意识形态三大难题,终将重蹈覆辙。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商鞅、王安石的变法虽历经波折,却在千年后被证明推动了社会进步。 而马斯克的“美国党”,不过是资本与权力博弈的又一个注脚。 当特朗普在白宫宣称“关系已经结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美国政治体制容不下“第三种声音”的本质。 正如商鞅车裂时咸阳百姓的沉默,今天硅谷精英们的叹息,终将淹没在资本与权力的合谋之中。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