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直到1912年清朝宣统帝退位,封建帝制才正式结束。 这两千多年里,大大小小的朝代有几十个,但真正实现全国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并不多。 历史上公认的有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唐、武周、北宋、元、明、清这十二个。人们常好奇,这些大一统王朝里,有没有哪个能做到皇位父传子一脉传到底?咱们一个个来看。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嬴政建立。这个王朝虽然只存在了14年,却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秦朝的皇位传承很简单,秦始皇去世后,儿子嬴胡亥继承皇位。实打实的父传子,没有中间环节。所以秦朝在皇位继承上,确实做到了一脉相承。 西汉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国,到公元8年灭亡,一共210年,传了15位皇帝。西汉的皇位继承看着热闹,其实不全是父传子。 汉景帝刘启传给儿子汉武帝刘彻,刘彻又传给儿子汉昭帝刘弗陵,这看着顺。但刘弗陵之后继位的汉宣帝刘询,其实是刘弗陵的侄子。 整个西汉,父死子继的情况只有7次,中间总穿插着其他继承方式,显然不符合“一脉到底”的标准。 新朝是王莽在公元8年篡汉建立的,只存在了15年。王莽搞了一堆改革,可灾荒不断,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起义了,最后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关键是王莽没来得及传位给儿子,连继承人都没立。这样的朝代,自然谈不上父传子传承。 东汉从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国,到220年结束,195年里传了14位皇帝。东汉的皇位继承波折更多,父死子继的情况只出现过6次。 宫廷里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不断,好多皇帝继位都经过一番折腾。就像汉献帝刘协,他爹汉灵帝刘宏死后,经过一系列争斗才坐稳皇位。这样的传承,显然没法算“一脉到底”。 西晋从公元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建立,到317年灭亡,才51年,传了4位皇帝。西晋的皇位继承乱得很,后期的“八王之乱”把朝政搅成了一锅粥。 整个西晋,父传子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大部分时候都是兄弟争位、权臣操控,根本谈不上稳定的父传子传承。 隋朝581年由隋文帝杨坚建立,618年灭亡,37年里传了3位皇帝。隋朝的传承关系很清楚,杨坚传给儿子隋炀帝杨广,杨广之后由他的孙子隋恭帝杨侑继位。 虽然隋朝存在时间短,但皇位确实是父传子、子传孙一路下来的,符合“一脉到底”的要求。 唐朝从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国,到907年灭亡,前后延续了274年,传了20位皇帝。唐朝父死子继的情况不算少,有14次,但中间出了个武则天。她称帝后改国号为“周”,直接中断了唐朝的传承。 后来虽然恢复了唐朝国号,可继位变动太多,没法算纯粹的父传子一脉到底。 武周是武则天的朝代,从690年改国号到705年恢复唐朝,就武则天一个皇帝。她晚年因为政变被迫退位,没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这个只存在15年的朝代,自然不符合传承要求。 北宋960年由赵匡胤建立,1127年灭亡,167年传了9位皇帝。北宋的皇位传承看着稳,其实也有波折。 兄弟继位的情况出现过几次,最关键的是宋英宗赵曙,他是被收养的,不是上一任皇帝的亲儿子。这一下就打破了父传子的连贯性,不符合标准。 元朝1271年由忽必烈建立,1368年灭亡,98年传了11位皇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皇位继承一直很乱。 元文宗图帖睦尔甚至两度继位,中间还穿插着其他宗室争夺。这样的继承情况,显然没法做到父传子一脉到底。 明朝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1644年灭亡,276年传了16位皇帝。明朝的皇位继承整体还算清晰,大部分时候都是父传子。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明惠宗朱允炆之后,其四叔朱棣夺取了皇位;还有朱祁镇两次继位的情况。但整体来说,父传子是主流,只是不算百分百纯粹。 清朝1636年由皇太极建立,1912年灭亡,276年传了11位皇帝。清朝前期的皇位继承还算稳定,父死子继为主。但到了后期,问题就来了。 慈禧太后掌权时,光绪帝没立子嗣,最后溥仪继位,这已经不符合严格的父传子模式了,所以清朝也没做到一脉到底。 这么看下来,十二个大一统王朝里,真正做到皇位父传子一脉到底的,只有秦朝和隋朝。这两个朝代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存在时间都不长,秦朝14年,隋朝37年。 而那些存在时间久的王朝,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打破父传子的连贯性。要么是皇帝没子嗣,要么是权力斗争太激烈,要么是出现了外戚、权臣操控继位的情况。历史趣史谈皇位继承古代皇位继承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