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要求中国放弃核武,中方回应,有些人不是蠢,而是坏 菲律宾所谓的“弃核”要求,源自《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份条约旨在确保东南亚地区不出现核武器相关活动,中方早已表态愿意率先签署,并承诺不在该区域使用、部署、试验核武器。 中国从未在此问题上模糊态度,始终积极支持核不扩散,希望打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却公开质疑中国的诚意,甚至将条约内容曲解为“核国家必须放弃核武器”,这与事实严重不符。 中国自1964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以来,一直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这种承诺至今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比肩。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初衷是自卫,是在冷战格局下为生存与安全所作的战略选择。面对外部威胁,中国不得不以核威慑构建国家安全底线。从未主动挑衅,更未将核武器作为霸权工具。 菲律宾此时跳出来炒作中国的核问题,并非偶然。马科斯政府正面对国内通胀飙升、民众不满、支持率下滑等多重压力,转移矛盾成为一种政治操作手段。借助国际议题制造声势,不失为一招“转移视线”的老套路。 而中国核政策的坚定立场,恰好成为他们操作的“靶子”。这不仅迎合了部分西方国家的战略心理,也让美国大大松了一口气。 美国在背后的推手作用不容忽视。其至今拒绝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从未承诺不在该地区部署核武器,反而不断加大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菲律宾一些政客熟知这一现实,却反其道而行,选择攻击最尊重条约精神的中国,令人不齿。 在美方压力和诱导下,菲律宾甘当“马前卒”,配合“印太战略”,试图通过政治表演博取更多军事援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的回应掷地有声。他指出,个别菲律宾人士频繁抹黑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的努力,令人怀疑其言论到底代表个人还是国家立场。 中国不会被个别人的无理挑衅牵着鼻子走,但也不会对破坏地区稳定的言行置之不理。这番话既表明了中国的底线,也传递出警示的信号:不要误判形势,更不要试图在核问题上碰瓷中国。 菲律宾主动挑起核话题,实则暴露了其对地区安全格局的误判。东盟多数国家对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对菲律宾借题发挥的做法则感到担忧。原本应加强团结、深化合作的东盟,现在却因个别国家的言行遭遇裂痕。菲律宾的做法不仅破坏了区域共识,也削弱了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信誉和话语权。 从国际军控体系来看,中国始终是负责任大国的代表。不仅积极参与核裁军谈判,也推动核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 中国的核政策公开、透明、稳定,远非某些核大国那样口号满天飞,行动却不断扩军备战。中国没有在海外部署一枚核弹头,也没有以核威胁他国的先例。菲律宾却在美国的怂恿下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只会严重误导公众认知。 更令人担忧的是,菲律宾自身的安全风险也在悄然上升。近年来,美菲军事合作不断升温,美国获得了更多在菲基地的使用权,未来是否引入核武器设施并非空穴来风。 一旦地区局势紧张,菲律宾反而可能成为冲突前沿。相比之下,中国的核政策远离菲律宾国土,没有任何进攻性部署,真正威胁菲律宾安全的,恰恰是其一味迎合美国的政策选择。 菲律宾的这种做法在国际上也引发诸多质疑。多国外交观察人士指出,菲律宾要求中国放弃核武器,既不符合条约精神,也无助于地区安全。 中国在推动无核化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肯定。菲律宾的无理指责,只会削弱自身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的信誉,甚至可能在未来的多边谈判中被边缘化。 一个国家若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首先要有独立的判断力和负责任的行为。菲律宾若继续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只会在地区合作中被孤立。 眼下,东南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如何稳定局势、推动多边合作,才是各国真正应当关心的方向。炒作核议题,不仅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可能引火烧身。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争议,愿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在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构建和平共同体。但这种善意不代表可以任人挑衅。面对无理要求,中国有底气、有智慧、有能力做出坚定回应,既守住国家尊严,也捍卫地区和平。 这场围绕核武器的舆论风波,最终不过是政治操弄的冰山一角。中方始终以理服人,不搞情绪对抗,但也绝不会退让半步。菲律宾若真心希望发展,就应放下冷战思维,回归建设性轨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邻里尊重,也为自身争取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微风]信息来源: 菲防长声称中方应率先实现无核化,国防部回应 2025-07-14 16:51·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