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9岁男童被亲爸塞后备箱千公里:当亲生骨肉沦为"人肉行李",谁在撕裂为人父母的底线

9岁男童被亲爸塞后备箱千公里:当亲生骨肉沦为"人肉行李",谁在撕裂为人父母的底线?

2025年,盛夏7月,广东佛山至广西桂林的高速路上,一辆载满7人的电车里,9岁男孩蜷缩在后备箱的狭小空间里,身边堆着两辆婴儿车。车外是38度的高温,车内前座坐着亲爸、后妈、后妈与前夫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这场持续近千公里的"亲子旅行",成了男孩挥之不去的噩梦。

孩子母亲王女士至今无法平复情绪:"前夫说车座不够,让儿子爬进后备箱。从佛山到桂林往返1000公里,孩子就像件行李被塞在后备箱里。"更令人心寒的是,当男孩向母亲演示当时姿势时,蜷缩成一团的瘦小身躯,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这个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要承受成年人冷漠的算计。

这场荒诞剧暴露出三个触目惊心的现实:

第一,亲生父亲的伦理失格。作为婚姻破裂的过错方(王女士透露男方婚内出轨现任妻子),这位父亲不仅将亲生儿子视为"多余的存在",更在重组家庭中构建起畸形的权力秩序。当后妈带来的孩子堂而皇之占据前排,亲生骨肉却被发配到后备箱,这种赤裸裸的差别对待,早已超越了"座位不足"的借口。

第二,家庭伦理的集体失声。车上坐着男孩的爷爷奶奶,却无人对孙子的遭遇提出异议。这种沉默,是传统宗族观念对儿童权益的二次伤害。当长辈选择明哲保身,当成年人集体忽视孩子的恐惧,所谓的"亲情纽带"早已沦为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第三,法律监护的监管漏洞。尽管男孩抚养权归父亲,但将未成年人置于危险环境已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电车后备箱并非载人区域,高温环境下密闭空间极易引发缺氧、中暑等风险,这种将儿童安全当儿戏的行为,亟待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事件发酵后,数万网友在演示视频下留言:"这不是父亲,是刽子手""建议剥夺监护权"。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此类创伤经历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被抛弃感",影响终身安全感建立。值得深思的是,当社会在谴责个别"狼父"时,更需警惕那些以"家庭隐私"为名逃避监管的隐形伤害。

目前,当地妇联已介入调查。这起事件犹如一记警钟:在重组家庭日益普遍的今天,如何建立有效的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当血缘亲情沦为权力博弈的筹码,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思维?每个孩子都该被温柔以待,这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有网友表示:既然空间大、空气流通,为什么继母的亲生儿子不坐后备箱?继母两个亲生孩子在前边,就这娃在后边苟着,难以接受!

对此,您怎么看?